范志釗

摘? 要:正手擊球是網球技術中最基本的技術之一,對于高校網球運動員來說,因為起步晚,學習時間又有限,這就出現了很多易犯的錯誤,不僅對于網球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并且錯誤的擊球方式往往很容易引起一些運動損傷,造成不必要的傷病。因此對錯誤動作尤其是正手擊球錯誤動作的分析和糾正就成為了網球學習中的關鍵。
關鍵詞:高校? 網球運動員? 正手擊球? 糾正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c)-0061-02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網球選修班30個學生為研究對象。運動年限為1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搜索中國期刊網,和收集閱讀大量有關正手擊球技術和易犯錯誤糾正的相關資料,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1.2.2 錄像觀察法
運用攝影機對研究對象正手擊球的回放分析,對研究班級30個學生的網球技術動作觀察,對正手擊球做出統計總結,得出相關結果。
2? 分析與討論
2.1 對正手擊球不同握拍方式的統計與技術分析
握拍是網球所有技術中最基本的入門,網球運動發展到今天幾種主要的握方法有大陸式、東方式、半西方式和西方式。通過對研究班級30個同學的調查(表1)發現,正手擊球的握拍中,大陸式18%,東方式為26%,半西方式為49%,西方式最少,只占7%。
2.2 對正手擊球準備姿勢與步法的分析
網球正手擊球時的步法一般有兩種,即開放式和封閉式。以兩腳前掌連線與底線夾角大小來劃分2種擊球站位姿勢已經逐步達成共識,即當夾角大于30°的站位為封閉式站位,小于30°的站位為開放式站位。以此為標準,通過觀察得出研究班級30個同學中,正手擊球時使用開放式步法的有19人,占比為63.3%,使用封閉式步法的有11人,占比36.7%(見表2)。
一般說來,步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擊球路線,通過對兩種站位的回球路線統計(見表3)顯示:開放式站位回球路線68.7%是斜線(異側區域),31.3%是直線(同側區域);封閉式站位回球路線75.7%是直線,24.3%是斜線。
由此可見開放式站位比封閉式站位更容易打出斜線球,而封閉式站位較開放式站位更容易打出直線球。正手(以右手為例)底線開放式站位引拍時上體扭轉角度是90°~45°,而封閉式站位上體扭轉角度是0°~45°。不難看出開放式站位擊球時更容易動用腰部的力量,轉動弧度大,所以擊球時給予球的速度、旋轉度和力量均大于封閉式;而封閉式站位則更容易控制球的方向和落點。因此國際高水平選手大多以開放式為主,而初學者一般都是從封閉式開始學習,這樣便于控制球的速度、方向和落點,增加穩定性。
2.3 對正手擊球中引拍方式的技術分析
對于引拍方法,主要有兩種,即直線后擺(平拉式)和環形后擺(繞弧)。通過對本研究班30個對象的觀察結果顯示,使用直線后擺的有12人,占比為40%,環形后擺的有18人,占比60%。
通過數據(見表4)可以看出,引拍方法中以環形后擺為主。如果環形后擺過大,對于球速很快的來球容易錯過擊球時機,而過小又造成力量的損失。其具體技術對比如(見表5)所示。
因此對于高校網球運動員來說,要了解兩種后擺的各種技術特長,選出自己最適應的方法,要與自己的擊球步法跟擊球方式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動作的連貫性和協調性。
2.4 對正手擊球中揮拍擊球的技術分析
為了分析不同步法和擊球方法對擊球成功率的影響,我們采用分組實驗法進行分析。從使用開放式步法和封閉式步法擊球的同學中各選出5人(均為右手持拍),分別編為甲組和乙組,每人在中點底線后以準備姿勢準備,通過移動到右底角附近擊球,每人正手擊打20球,直線和斜線各10個,其中5個上旋球,5個下旋球。
通過視頻記錄對比分析得出,在開放式步法中,正手上旋適合打斜線,成功率最高,而直線平擊球最難打,成功率最低。對于封閉式步法來說,要打直線最好使用上旋,成功率比平擊球高,而打斜線則效果不好,主要是受制于雙腳的前后位置限制了身體的轉動,無法往斜線方向發揮手臂和髖關節的合力,尤其是斜線打平擊的時候更為明顯,不符合人體生物力學原理,造成了擊球容易出界,成功率較低(見表6)。
同時根據結果可以看出,相對于平擊球來說,正手上旋球的成功率相對更高,適合初學者,而平擊球的球速更快,前沖更大,但由于過網高度相對較低,所以成功率,尤其是直線時比上旋球低。
通過分析和觀察可以發現,在揮拍擊球的過程中容易犯錯誤有以下原因:擊球時膝關節過分彎曲或腿部直立,轉肩不夠,沒有充分帶動手臂轉動。這是影響擊球發力的最大因素,決定了擊球力量;
2.5 對正手擊球后隨揮歸位的技術分析
由于擊球后球拍會因為慣性繼續保持一定的速度向前移動,隨揮動作就是對這一慣性的緩沖,隨揮歸位過程中,易犯的錯誤主要是隨揮不充分,或者是想有意的馬上減少隨揮,這都將造成整個正手擊球動作的不協調,也會影響下次擊球的連接;并且充分的隨揮是對我們身體的一種保護。
3? 影響正手擊球成功率和質量的因素
3.1 對正手擊球握拍和準備姿勢的因素分析
握拍是擊球的前提,要把握握拍手腕用力的大小和時機。在擊球過程中,多數同學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球拍觸球時,拍面突然失去控制,致使來球落地或回球下網。造成這種失誤最主要的原因是握拍的手腕用力不當,在擊球的關鍵時刻,手腕卻松弛了,因此無法控制拍面。
3.2 對正手擊球上步引拍和揮拍擊球的因素分析
上步引拍和揮拍擊球是直接影響擊球成功率的關鍵因素。上步引拍最難把握的就是步法的啟動時機和移動中的引拍協調,我們常遇到的問題第一就是步法雜亂,上步時機和擊球位置判斷不好,造成擊球時距離過大或過小,不能打中甜點,又無法協調和打出有力穩定的正手擊球。第二是在引拍過程中,非持拍手沒有參與到引拍動作中來,時常出現手臂和身體脫節的現象;單獨的用手臂引拍,還會經常出現向下引拍的動作,這都將會使擊球不穩定。對于直線后擺和環形后擺兩種引拍方式,也較易出現問題。
揮拍擊球是正手擊球動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前面的握拍、準備姿勢和上步引拍都是為這一動作做準備,都是為了保證擊球的效果,而隨揮歸位是為了為下一個完整的擊球做銜接,因此揮拍擊球的完成對整個正手擊球至關重要。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網球正手擊球的技術水平決定了高校網球運動員整體水平的高低,正手是最可依賴和最穩定的擊球技術。
(2)網球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堅持的過程,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根據自身特點,合理運用正手技術,逐步提高。
4.2 建議
(1)對于握拍的力度和時機,應該保持在擊球前放松,要把握擊球的時機,選好時機才能在適當的點發力。
(2)對于準備姿勢,在準備時應保持一個放松的狀態,尤其是兩臂,兩肘適當離開身體,使球拍指向前方。
(3)上步引拍的練習中,最重要就是腳步的練習,要熟悉網球運動中的一些基本步法,如滑步,交叉步等,使步法更為靈活清晰。
(4)揮拍擊球是整個擊球動作中關鍵的一環,要注意從后擺進而向前揮動時緊握球拍,手腕后伸、固定,用力登腳,轉動身體和揮拍。
參考文獻
[1] 吳洪波.網球正手擊球基本動作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8(14):125-126.
[2] 陳海麗.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創新與優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8):85-86.
[3] 汪軍鋒.網球初學者正手擊球技術難點分析[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8(1):68-71.
[4] 羅貝爾特,霍希.網球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