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紅
林業育苗作為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國家的廣泛關注。而在實際林業育苗過程中,病蟲害問題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對于林業工作的開展具有消極影響。對此,林業育苗加強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創新育苗觀念呈現出必要性,有助于維護生態環境、推進資源可持續發展,對于林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一、林業育苗中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1、無公害防治技術
無公害防治是林業育苗過程中被廣泛應用的病蟲害防治手段,因其對于環境的破壞幾乎不存在,所以在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作用下受到了廣泛推崇。林木育苗中的無公害防治技術主要包括昆蟲防治技術、微生物防治以及益鳥防治。其中昆蟲防治技術主要是深入分析病蟲害的誘發因素以及相關的食物鏈。進而引入病蟲害的天敵,利用生物鏈解決病蟲害問題。昆蟲防治不僅能夠有效抑制病蟲害發展趨勢,還能有效保障生態系統不被破壞。微生物防治是近幾年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而發明的,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利用微生物繁殖抑制病蟲害,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展。而益鳥防治則相對簡單,主要通過將啄木鳥,灰喜鵲等鳥類投放到林木育苗地點,吃掉害蟲并抑制蟲害攜帶的病菌,以此實現無公害防治的應用。
2、化學防治技術
林木育苗過程中化學防治技術是解決病蟲害問題的有效手段,對于一些嚴重的病蟲害而言,為了保證處理效率,最快速的將樹苗的病蟲害問題予以解決,工作人員通常采用化學防治技術,主要采用噴灑藥物的方式進行。實際用藥種類以及用藥濃度取決于病蟲害的種類和嚴重程度。然而,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不能很好的適應當前社會發展所推崇的生態保護理念,對于環境以及水資源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近年來其使用受到限制。
3、 物理防治技術
林業育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常見的物理防治技術就是涂白,一方面阻礙蟲害進入樹苗,另一方面有助于保護樹苗,減少酷暑嚴寒氣候對樹苗生長產生不利影響。機械式的物理防治技術能夠有效節省病蟲害防治的資金投入,是一種經濟適用性良好的防治手段。物理防治技術在日常林木育苗中十分常用,同時也是樹木防護的有效方法。
二、目前林業育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病蟲害防治意識不強
目前林業育苗過程中經常會受到病蟲害侵擾,而且解決效率相對較低。其主要的原因是相關人員對于林業育苗病蟲害防治沒有足夠的認識,沒有深刻意識到病蟲害防治對于維護林木育苗效益的重要作用。導致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相關人員不注重巡查,不能夠及時發現林木的病蟲害問題,這給病蟲害防治帶來了消極作用,容易強化病蟲害的消極影響,也會在無形中增加病蟲害防治所需要的資金投入,不利于保障林業管理效益以及林木的生長質量。
2、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有待加強
在病蟲害防治意識不強的同時,相關林木育苗工作人員在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方面有待加強。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充分應用高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對于初級的病蟲害問題通常視而不見,沒有及時運用合理方法對病蟲害蔓延趨勢進行阻擋。同時在選擇病蟲害防治技術時,采用傳統的化學方法,沒有對創新的技術進行應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環境污染帶來了隱患,不利于林木育苗的高質量進行。對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重防治技術的與時俱進,在創新防治技術的基礎上加強應用,以便于發揮病蟲害防治作用。
三、加強病蟲害防治技術在林業育苗中應用的合理策略
1、 提升林業育苗的病蟲害防治意識
在加強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讓林木育苗相關人員深刻意識到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對于林業育苗的深遠意義。例如:在提升病蟲害防治意識方面,林業管理人員可以對工作人員進行林木育苗知識培訓,提高育苗人員技術能力水平,為育苗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在培訓中強調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意義以及病蟲害問題對于林業育苗的消極影響。還應該讓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分享育苗心得。以此在強化工作人員育苗能力的基礎上提升病蟲害防治意識。
2、綜合應用病蟲害防治技術
為了更好的發揮病蟲害防治效果,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實際應用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同時可以綜合運用多種病蟲害防治技術解決病蟲害問題。例如:相關育苗人員可以在播種前運用化學技術對樹種進行藥劑處理,對潛在的病蟲害進行消除,保證樹種的質量。還可以利用物理手段保證樹苗的生長環境,通過土地輪作消除蟲卵,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此外,在生長過程中處理樹苗病蟲害問題時,應該積極多利用人工捕殺、引入天敵等方式消除病蟲害,盡量避免化學藥品對樹苗和土壤產生消極作用,維護林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3、培育抗病蟲害性能好的林木
為了切實強化林業育苗的抗病蟲害效果,相關育苗人員應該注重從根本上提升林木的抗病蟲害性能。通過病蟲害性能良好林木的培育降低林木病蟲害發生的概率,以此維護林木育苗工作的高質量開展。與此同時,在開展林業育苗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嚴格按照林苗撫育的管理規程展開林木育苗,并保證育苗環境,盡可能的維護苗木健康生長。還應該加強巡查,在發現病蟲害的第一時間尋求致病原因以及解決方法,進而在保證林木質量的前提下推動我國林業的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151100 黑龍江省肇東市生態林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