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虹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許多新的策略,但是仍然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具有思想誤區,進而導致閱讀教學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1.閱讀課堂過于強調學生主體性,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做好引導者、組織者及教學資源提供者。在閱讀教學中的主要任務在于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課堂應體現出現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是有些高中語文教師卻對自主閱讀學習產生了錯誤的認知,他們的指導只是簡單的提問與點評,對學生的評價也僅僅只是“好,很好”等簡單的詞語,過于“張揚個性”。這種過于強調學生主體性的閱讀教學會逐漸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也無法充分發揮出閱讀自主學習的意義。
2.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確,未能把握核心內容
高中閱讀教學目標的設置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能夠掌握閱讀知識,更應當讓學生能夠學會學習。閱讀課堂教學經常會存在教師努力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現象,教師會占據大部分的時間,課堂板書及戰術現象也非常少見,這些都會對閱讀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其次部分教師未能把握核心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并未重視學生是否掌握,而只在意教學進度的問題。
3.多媒體技術濫用,影響閱讀教學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逐漸進入到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之中。多媒體技術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是部分高中語文教師會將其作為一種“裝飾”,或者一種必須使用的教學手段,有些甚至會將閱讀教學的影響因素歸結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上。這種多媒體技術的濫用會影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同時還會降低閱讀教學效果。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1.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文章
高中語文教材是集諸多教育家智慧于一體,對于高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教材作為閱讀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條件,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文章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也是新課程理念及教學目標的載體,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積極鉆研教材,對教材進行深度理解,結合教材的特點與學生心理認知特點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第一,創設教材中的情境,引發學生深度思考
高中生的認知雖然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因為生活經驗的缺乏,對文章中的理解可能會存在偏差。例如:在教學“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時,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較遠的距離,身處和平時代的他們無法理解戰爭對于人類的意義,有些甚至都沒聽說過“納粹暴行”。面對這樣的狀態,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與奧斯維辛有關的視頻及圖片,閱讀開始之前與學生一起觀看,當學生們看到奧斯維辛集中營中人們的生活時,他們便會被深深的震撼到,這情境是文字所無法代替的,然后再播放電影《奧斯維辛》的主題曲引導學生一起誦讀全文,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便可以輕松將本節課推向高潮。
第二,通過閱讀文章題目,引發學生深度思考
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并未能夠意識到文章題目的重要性。其實文章題目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教學“囚綠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囚”字的意義,在閱讀的過程中帶著問題,通過思考與探究會發現“囚”字體現了作者對“綠”的喜愛,寄托了作者對生命、對愛與幸福的真珍視。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有效引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
2.選用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手段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手段主要是指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所運用的輔助用具,如板書、實物及模型為常規的教學手段,而電子白板、電子投影等則屬于現代化教學手段。高中語文教師應正確使用這些教學手段,而不是過于濫用,在具體使用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營造氛圍,進入情境
課堂開始階段,學生的情緒難以迅速平靜,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特點,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情境,進而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例如:在教學“雨霖鈴”時,教師便可以播放與主題相關的歌曲,讓學生的情緒能夠迅速被歌曲所吸引,同時還可以有效進入到文章所想要表達的情境之中。
第二,增加趣味性,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對于學生而言是最好的老師,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激趣。例如:在教學“雷雨”時,學生們通過閱讀可以對雷雨的劇情有著初步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出雷雨故事的結局,學生便可也迅速進入到當時悲劇的氛圍之中,然后再引導學生分析戲劇中的人物特點,這樣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分析現階段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策略進行完善,以便能夠更好的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俊峰.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有效生成策略——基于對甘肅省W中學的問卷調查與課堂觀察[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4(3):40-43.
[2] 馬瑩、張媛媛. 原形閱讀理論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3):43-45.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