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婷?唐凱鵬
摘 要:奧運主題景觀旨在運用多元化的設計語言和設計元素來展現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奧運主題性方向。本文以南京青奧濱江帶的景觀設計為例,對奧運主題景觀進行了初步研究。
關鍵詞:奧運主題景觀;規劃設計;南京青奧景觀
1 研究背景
奧運主題景觀旨在運用多元化的設計語言和設計元素來展現對當下區域性、世界性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最新方向,它是一個將生態性、藝術性、社會性、前瞻性等多種特點充分融合的城市景觀綜合體。
我國的奧運主題景觀設計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理論上沒有形成體系,在進行新的創作規劃時,缺乏有條理的歸納與總結。因此,加強對現有的奧運主題景觀的研究就顯得非常有必要,總結經驗教訓,為未來國內其他城市舉辦大型綜合體育賽事的整體景觀規劃與建設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
2 奧運主題景觀設計的相關理論與方法
2.1 奧運主題景觀
2.1.1 奧運主題景觀的定義
奧運主題景觀是奧林匹克公園以及所有奧運建筑外環境景觀的總稱,是以體育公園的功能與特色為基礎,輔以最新的生態、藝術、科技等最前沿的營造手法,設計建造的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社會意義以及生態景觀意義的城市公園。
2.1.2 奧運主題景觀的特征
(1)突出奧運主旨。奧運精神將作為設計的靈魂主旨,融入奧運主題景觀設計中。體育休閑是相對于其他公園景觀最突出的特色。
(2)完善的運動體系。奧運主題景觀中設置的各類運動器材與設施,應該分別針對不同的性別、年齡、愛好、不同的季節與時間段。另外,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如餐廳、購物中心、冷熱飲販售點、運動醫療點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3)可持續的利用。奧運主題景觀應該考慮到整個景觀的賽后可持續利用。因此,整個場地的生命周期,包括景觀設計、植物配置、體育設施等在設計之初就應該予以考慮。
2.2 奧運主題景觀設計的原則
2.2.1 生態性原則
整個奧運主題景觀的營造應當注重景觀與生態的平衡、個體景觀單元與城市整體規劃的協調發展,注重生物多樣性原理、景觀結構和功能原理、營養再分配原理。
2.2.2 文化性原則
理想的奧運主題景觀規劃設計應該注重視覺秩序,繼承和發揚傳統,表現地域文化和時代精神,為人們創造出親切熟悉的感官體驗,從而進一步了解城市空間,傳承城市文化。
2.2.3 持續性原則
國外通過綜合體育中心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帶動地區發展的主要手段就是以點帶面的發展模式。以某個奧運主題景觀為基點,通過不斷的發展與完善,來推動整個城市的發展。
3 奧運主題景觀設計的方法
3.1 方案選址
首先,奧運主題景觀一般都是服務于大型綜合類體育賽事的體育公園。因此,選址的時候應該避免選址在市中心,應該選址在交通壓力小一些的城郊。其次,規劃用地最好地勢高差合理,當前發達程度欠佳甚至是未開墾用地,這樣一來,可以極可能減少平整地形所帶來的土方量,最大限度保護好生態環境。并且,規劃就像是在畫一幅畫,在一個白紙一樣的場地上進行設計,整個方案會流暢許多。
3.2 場地布局
3.2.1 中心布局法
以奧運主題場館為中心,進行整個景觀的規劃設計。這樣既可以強調和突出軸線,也可以刻意地弱化軸線,采取自然布局的形式。在軸線對稱布局模式中,主場館一般是主軸線,廣場和道路一般構成副軸線。其他景觀綠地、小型場館、健身中心等則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兩側。園路多用線條勾勒,靈活運用直線或曲線、折線組成或方格或環狀的道路網。
3.2.2 邊緣布局法
將奧運主題場館布置在整體景觀的周邊,其他場地全部用于進行完整的景觀規劃設計。優點在于:其一,使場館與城市干道相鄰,借力城市現有的交通流線,使進出場館的人流和車流更加方便流暢。其二,由于場館在邊緣,因此景觀用地不會遭到場館的割裂,更適宜設計師的發揮,整個景觀具有極佳的整體性和藝術感。
3.3 交通規劃
隨著奧運會這類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人流與車流將成為場地最大的考驗。景觀公園內的交通系統應該充分與外部城市現有的交通體系充分結合。無論是車行道還是人行道都要考慮緊急疏散的問題。道路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科學的分級,并且擁有簡潔醒目的指示牌。停車場要采用臨時與固定相結合的設計模式,力圖讓車位隱蔽化、景觀化。
3.4 植物配置
在奧運主題景觀中,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則是安全與實用。苗木的種類,要本地化,一方面,這可以體現當地城市的特色,另一方面,客觀上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成本。有毒、有刺、有飛絮等容易劃傷或引起過敏的植物是一定不能使用的。在這個基礎上,植物的設計要保證種類的多樣性和栽種方式的多樣性。
4 南京青奧景觀設計評價與分析
4.1 項目區位
青奧村位于南京河西中南部,范圍東起金沙江路,西至規劃新道路,南起油坊橋立交、北至揚子江大道,總面積約175公頃。這片場地在區位意義上有著雙重意義,不僅在賽事舉辦期間能夠連同奧體中心構成青奧會相關活動的主要片區,而且能在賽事結束后提高該區位在城市整體和河西新城中的地位。
4.2 總體規劃
注重城市整體發展,確保河西中南部發展框架的穩定性,密切聯系河西中部地區功能布局。在此基礎上,主城南部的景觀軸線以南京市區為主;會議展覽是河西城市中心體系中的主導功能;城市濱江特色主要由濱江風光帶體現;以江心洲為基點,聯系休閑旅游服務基地。
4.3 規劃設計特色
4.3.1 創新性的青奧軸線規劃
“軸線空間”從中國古代以來就是城市發展中最為常見的空間形式,且軸線一直是南京這座城市發展得最為重要的城市空間元素。因此,青奧會的舉辦不僅要考慮河西新城的總體發展形勢,還有空間結構。
4.3.2 用T型中軸空間聯動整個區域
“T”型中軸空間由濱江公園、廣場和青奧軸線共同組成,不僅是這塊區域的核心公共活動空間,也為未來河西活動和人流集聚提供了場所。
4.4 南京青奧景觀的問題分析與建議
4.4.1 現狀與問題
南京青奧景觀的設計從整理來說,區域規劃是成功的,很好地帶動和引導了整個河西片區甚至南京市的發展。主要的景觀節點無論整體還是細節都考慮到了生態性、體驗性和藝術性。但通過調研發現,項目設計也存在片區步行系統缺乏連續性、動線不合理的問題。
4.4.2 建議與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幾點建議:第一,在濱江公園到青奧軸線之間,設置連續步行系統和步行過江橋;第二,濱江公園內設置貫通的連續步道;第三,在江山大街中間設置步行系統,并在兩側綠帶處為游人提供駐留空間;第四,設置地下步行連接通道來連接商辦綜合體與核心商務區,并設置地上地下轉換空間;第五,采用“過街天橋”的形式連接江山大街的東側與西側。
參考文獻:
[1] 陽煜華.基于城市設計理論的奧林匹克公園開發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2011.
[2] 顏玉璞.現代體育公園規劃設計初探[D].北京林業大學碩士論文,2008.
[3] 馬俊,孟祥彬.關于中國體育公園的現代認識[J].中國園林,2005(4):35-38.
[4] 孟祥彬,于濱.園林中的健康運動空間[J].中國園林,2003(12):47-50.
[5] 孫福林.我國體育公園建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J].廣東園林,2010(4):12-15.
[6] 季建樂,包夢菲,張青萍.基于JCI標準的醫療場所景觀設計——以“歸巢”老人康復中心為例[J].園林,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