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剛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驗探究作為培養物理核心能力、科學品質的重要載體,實驗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努力發揮老師們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實驗教學的科學高效,成為實現核心目標的關鍵之一。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終生發展,以培養能力和物理品質為核心目標。實驗探究作為培養物理核心能力、科學品質的重要載體,是核心素養中最為活躍的部分。它體現著物理自然科學的獨特魅力,便于學生把抽象的物理規律變得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動手實踐能力;所以,實驗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如何努力發揮老師們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實驗教學的科學高效,成為實現核心目標的關鍵之一。
一、重視實際操作
教師要認真領悟物理核心素養目標,摒棄過去應試教育的觀念。物理教學不是為了考試而學,是為了孩子們終身發展,培養應用能力。教師要把實驗動手能力作為自身發展的重要部分,是課堂教學的不可或缺部分。我們的教學過程更要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素養的理念,放手學生自己操作,充分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改變過去,看看就行,講講背背完成的方式,例如:為了省事而利用多媒體演示實驗代替真實的實驗操作,或者一味單純地向學生講解、灌輸有關物理實驗的目的、器材、步驟等內容,把生動鮮活的物理情景變得枯燥乏味,使學生對實驗失去興趣,影響物理實驗教學效果。教師做到該進實驗室的絕不在教室講解,能演示的絕不用多媒體,過程比結果重要。學生有了體驗過程,并合理對學生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由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探究學習狀態,促進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的提高。例如:探究胡克定律,可以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自己用電腦完成圖像,實現數據處理,得出規律,效果很好。
二、營造氛圍,激情導趣
我們山東省初中升學考試中有實驗技能考試的加分項,對學生動手能力有明確的要求,從評價機制上對學生有了很好的引導作用。但是高考沒有技能考試,只有理論性考試,造成部分老師對實驗技能不夠重視,進而影響到學生輕視動手重視動腦,特別是部分學生重視做題輕視實驗。然而,沒有實驗作為支撐,理論無從談起。比如:高中基本儀器的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打點計時器、傳感器等等,生動具體的工具,如果不能讓學生實際操作,就會變得空洞無味,功夫用的不少,教學效果很差。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該動手的就讓學生操作,實在沒法操作的,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展示,例如:爆炸模型,閃電的形成等。再有指導學生進行小發明、小創作、進行課外調查等,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使物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變得情景化、現實化,變得更有趣味,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適宜的教學情境中體驗到物理的魅力,使學生產生親手操作實驗的欲望,調動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創新實驗教學模式
高中學生生理、心理接近于成年人,有思想、有激情、有行動,教師可以結合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基礎儲備,采取靈活多樣的課堂模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把課堂交給學生。可以采取探究實驗的教學模式,首先要把學生分成小組,建立組織架構,商討評價激勵機制,指導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制訂計劃,設計最佳方案。根據方案,可以自主研發器材,動手完成實驗,并得出相應的實驗報告。最后是評選最佳方案,總結得失,實現共贏。也可以實行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建立興趣小組,充分利用學校實驗室等教學資源,這樣的實驗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了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的提高。
平時教學中,有的物理理論知識抽象難懂,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的理解比較困難。例如,電場、磁場、機械波、電磁波、核物理等,在講“電場”時,一切都是那么的抽象,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把抽象的電場具體化,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電場,加深學生對電場的理解。同時組織學生制作電場、磁場模型,把復雜的物理實驗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這樣,提高了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增加了物理實驗的可見度,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有利于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總之,在物理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理念,更新實驗教學觀念,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位,創造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情景,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樂在其中,一定會提高物理實驗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徐永明. 利用微實驗助力高中物理教學[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5):68.
(作者單位:山東省博興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