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自豪
摘 要:大提琴結構的變化對技法產生了關聯性影響。本文選取巴洛克時期和古典主義時期兩個階段,從演奏姿勢、音樂結構、演奏技法的視角切入分析了這種變化,希望可以提供積極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巴洛克;古典主義;技法
巴洛克時期和古典主義時期的大提琴結構、技法區別很大。一方面是結構變化導致技法的變化,另一方面是演奏需求和時代特征所決定的。
1 巴洛克時期大提琴概述
大提琴最初只是民間器樂,在巴洛克時期逐漸成為上流社會喜愛的室內器樂。這個階段大提琴曲目不斷增多,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已經成為獨奏的器樂,其表演形式和內容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
大提琴在巴洛克時期的琴弦是羊腸弦,這種琴弦的音色十分柔美,噪音低,手感好,但缺點是張力不夠,而且容易損壞,價格昂貴,音色比較單調。巴洛克時期演奏大提琴時用雙腿控制琴身,如果彈奏的時間久,身體就容易發硬,從而影響演奏的質量。巴洛克時期的大提琴已經擁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成為當時貴族喜愛的室內表演音樂形式。
2 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概述
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演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般而言,人們認為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比較嚴肅規矩,其實不然。古典主要是指音樂氣質、風格更加莊重而不是呆板,演奏家更加注重對技巧的仔細推敲。隨著材質的改變,大提琴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藝也發生了改編,更加符合這個階段人們的審美需求。古典主義時期的大提琴在室內演奏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其中出現了海頓、貝多芬等世界聞名的大音樂家,他們所創作的大提琴協奏曲、鳴奏曲、弦樂四重奏等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音樂價值,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相比巴洛克時期的大提琴演奏,古典主義時期的大提琴演奏更加專業化、學術化,有著明顯的進步。
3 從巴洛克到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技法隨結構的變化
3.1 從演奏姿勢的視角看變化
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演奏者的演奏姿勢是雙腿夾住琴身,尤其對琴體下方要控制得當,否則琴體就會傾斜,因為缺少琴尾柱,所以整個身體姿勢顯得特別僵硬,演奏者非常吃力。同時上身要緊縮,目的是與下身形成合攏力,保證大提琴的穩定性。由于此階段琴弦為羊腸弦,音色比較單調,音高偏弱,張力較差,因此演奏者的手指非常吃力。
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材質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應用琴尾柱和混合材料的琴弦,因此極大地解放了演奏者的身體,演奏姿態更加靈活、放松,對音色和音高的運用也更加多樣和舒適,在較大的室內也可以完成高質量的聲音傳遞。
3.2 從音樂結構的視角看變化
巴洛克時期大提琴音樂結構比較單一。音樂情緒格調輕松,起伏較小,節奏型也比較固定,從琴譜來看,很少標記復雜的力度記號,通常演奏時力度隨著音符高低自然呈現強弱變化,整體曲式結構主要以復調為主,聽起來旋律流暢自然,演奏者把握好旋律聲部的準確位置即可。由于受到材質的限制,演奏技巧發揮無法像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那樣豐富,和弦表現色彩和功能趨向自然色彩,大多數巴洛克的樂曲通奏低音、最后的兩拍都會自然漸慢,這是此階段音樂結構的主要特征。
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奏鳴曲式十分常見,這是和巴洛克時期不同的特征,而且主部與副部對比性強,當主部是大調時,副部一般是屬調;當主部是小調時,副部一般是大調。總體來看音樂曲式更加豐富。
3.3 從演奏技法的視角看變化
巴洛克時期的大提琴演奏技法延續了文藝復興的時代特征,符合當時的演奏需求。巴洛克琴弓對演奏技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這種琴弓更短,握弓的方式也很特別,握弓時身體要靠前一點,為的是發揮穩定作用,但這樣留給身體自由運動的空間就少了,因此無法實現快速運弓的技巧發揮,也無法演奏爆發力強的曲目。所以,巴洛克時期的大提琴演奏技法偏重于簡單、直接,不追求多樣化的技巧組合,整體風格偏于柔和。
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演奏技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弓子的向內彎曲,彈性增加了,節奏型變化多了,作曲家的創作也故意朝這種趨勢發展,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其中奏鳴曲就是最具典型性的一種形式突破。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追求的是理性結構的整齊化,重點在切分音節奏、裝飾音、和弦3個方面進行創作突破。節奏方面,古典主義時期大提琴由于結構發生了變化,因此節奏也隨之變化,更加豐富和多元,切分音節奏的大量運用就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從海頓的大提琴作品中經常可以聽到切分音的節奏特征。在裝飾音方面,古典主義時期的大提琴態度很慎重,不會隨意使用裝飾音,如滑音,這在巴洛克時期十分常見,古典主義時期則不太喜歡運用滑音,尤其是隨意的滑音。對于和弦而言,古典主義時期更加注重和弦的整齊、嚴肅,不太喜歡用張力大的和弦和色彩鮮明的和弦。總之,對于古典主義時期的大提琴演奏技法,有許多需要講究的細節必須重視。
4 結語
巴洛克時期和古典主義時期的大提琴技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由于結構的變化導致的。本文通過分析兩個時期大提琴不同的結構形態,從演奏姿勢、音樂結構、演奏技法3個層面分析了這種變化。
參考文獻:
[1] 趙晉宏.基于音樂素養培養的大提琴教學研究[J].黃河之聲,2019(15).
[2] 林亞琴.現代大提琴演奏音色與發音技巧研究[J].黃河之聲,2018(14):48.
[3] 趙冰冰.大提琴演奏的發聲原理與基礎訓練[J].北方音樂,2018,38(17):37+59.
[4] 張新.大提琴藝術表演中的跳弓分析[J].北方音樂,2018,38(17):236.
[5] 劉璐.現代大提琴演奏技法的應用效果[J].北方音樂,2018,38(21):68+72.
指導教師:李嬌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