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我國傳統戲劇而言,我們一直以曲為本,并將抒情作為戲劇的主要作用,進而導致人們逐漸忽視了它的敘事性。隨著人們對傳統戲劇的進一步研究,為了更好地促進傳統戲劇的發展,人們逐漸加強了對其敘事性的研究。
關鍵詞:中國傳統戲劇;敘事性;研究
1 中國傳統戲劇的敘事性認知
自古以來,人們對“詩”就有著深刻的認知。基于此,人們對傳統戲劇的認知往往也同對詩的認知一樣,重視其抒情作用,而忽視了其敘事性。我國研究古文學的學者們也認為曲來源于詞,詞來源于詩,所以大部分學者都認為詩與曲同屬一脈。西方學者也有著類似的認知,例如將戲劇與抒情詩并為一列的德國學者歌德等等,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對于戲劇的認知中西方是相通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戲劇也逐漸形成了一些新特點,尤其是我國戲劇發展時間較為久遠,因此其逐漸從詩歌中脫離出來。如今的戲劇已經不再是單單的語言藝術,更是一種表演藝術,其敘事性得到了發展。但由于我國對戲劇的敘事性認知較晚,所以各界對其的評定標準還不統一。
除此之外,由于中國戲劇主要以唱為主,所以很多人將其稱為抒情文學。另外,戲劇在歌唱的時候具有較強的節奏性,給人一種良好的審美感受,引起了人們對曲文、曲律的重視,進而導致人們對其敘事性的忽略。
2 中國傳統戲劇敘事方式的個案探討
如今,隨著人們對中國傳統戲劇敘事性的進一步研究,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雖然并不是所有的敘事研究都有效,但依然豐富了人們對戲劇敘事性的認知。由于戲劇的敘事方式較為復雜,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戲劇發展,仍需加強對其敘事性的重視,從而發現其獨特的敘事方式。本文主要通過列舉一個具體事例來闡述戲劇敘事方式的重要作用。
關漢卿所著的雜劇《單刀會》非常好地體現了戲劇的敘事性。雖然此劇與其他戲劇一樣具有非常濃厚的抒情性,致使此劇的敘事性受到一些沖擊,但敘事方式仍具有特色。該劇第一部分主要通過簡單的敘事將兩個無關的人物喬國老、司馬徽聯系起來,雖然敘事簡單枯燥,不利于戲劇情節的發展,但如果我們僅對戲劇本身進行分析,不難看出,該劇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在這部戲中,作者將關羽和魯蘇的沖突進行了削弱處理,通過敘事演唱相關人物、拼湊故事情節。首先通過喬國老回憶關羽的過去,在這個過程中,喬國老充分發揮敘事作用,并通過此角色介紹了關羽的各種事跡,包括火燒赤壁、隔江斗智、收西川等,為觀眾展現了關羽的人物特征。第二部分由司馬徽講述關羽的相關事跡,并通過其想象來展現出關羽怒打魯肅的畫面。第三部分由關羽自己敘述自己的創業過程以及自己的豐功偉績,從而加強關羽的人物形象。最后一部分是展現“單刀會”的場景,并通過關羽的唱段將全劇推向高潮。
該劇主要通過多人對關羽形象的敘述來描繪關羽的功業,并將單刀會這一事件作為引子,結合多種敘事方式,利用旁述、追述以及現場描述的方式,為觀眾展現出一個形象生動的關羽英雄形象。該劇的敘事方式不僅僅單靠一個人來講述關羽的生平,而是通過多個人物的發聲,從側面來展現關羽的功業,所以呈現的關羽形象更加生動、立體。例如,在開始喬國老唱道:“曹丞相將送路酒手中擎,餞行禮盤中托,沒亂殺癙兒和嫂嫂。曹孟德心多能做小,關云長善與人交。早來到灞陵橋,先唬殺許褚、張遼。他勒著追風騎,輕掄動偃月刀。曹操有千般計較,則落得一場談笑。”關云長道:“丞相勿罪!某不下馬了也。”“他把那刀尖兒斜挑征袍。”喬國老此段的歌唱清楚地講述了關羽和曹操的交往,并體現了自己對關羽和曹操的不同感受。此種敘述方式雖然略顯直白,且情節并不完整,但可以很好地引發觀眾的共鳴,并使劇本更富有張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擴充了劇本的敘事內容。
總而言之,雖然中國傳統戲劇具有非常濃厚的抒情性,人們也往往重視其抒情性而忽略其敘事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戲劇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視其敘事性。所以對于傳統戲劇的研究,必須回到“表演敘事”的本位,并在研究過程中研究每一個角色,進而才能更好地擴充戲劇的研究范圍,充分發揮中國傳統戲劇的敘事性優勢。除此之外,對于傳統戲劇而言,其敘事性并非單獨存在,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要有效地將戲劇文本、戲劇本質、戲劇表演、戲劇理論以及戲劇創作等有效結合。在中國傳統戲劇敘事性研究過程中,要根據戲劇的所處環境,并結合對人物、唱詞的分析,找出敘事脈絡,分析傳統戲劇的敘事優勢和特點等。
中國傳統戲劇的敘事性研究任重而道遠,可以有效結合西方戲劇研究方式進行對比,從而找出傳統戲劇的特點及不足。
參考文獻:
[1] 燕強強.刀光劍影下的人生——電影《繡春刀》的戲劇性敘事解讀[J].戲劇之家,2016(12).
[2] 王欣.論《愛樂之城》電影音樂的戲劇性敘事功能[J].音樂創作,2018(04).
作者簡介:許顥銳(1998—),男,山西忻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戲劇影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