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進步,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我國各行各業中,新媒體的產生為視覺傳達設計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空間。文中首先介紹了新媒體的時代特征和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現狀,然后分析了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下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發展;創新
1 新媒體的時代特征
1.1 互動性
新媒體,顧名思義就是有別于傳統媒體的一種傳媒方式。在新媒體的情況下,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習慣來選擇最恰當的媒體形式,獲取自己需要的媒體信息,而傳統的紙質媒體以及電視媒體,無法讓觀眾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在當前人們都在倡導智能化、人性化的大前提下,傳媒方式也更加注重人性化和交互性。只有在進行傳媒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用戶的體驗,才能夠獲取用戶的喜愛,最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取得成功。
1.2 精準性
傳統的紙質媒體以及電視媒體是一種單向的交互,用戶無法獲取其喜歡的信息,只能被動地接受電視媒體以及紙質媒體傳輸過來的信息;受眾在獲取喜愛的信息時,無疑會浪費很多時間。這種落后、耗時的傳統形式必然會被時代的發展所淘汰。而新媒體則賦予了受眾極大的選擇權,受眾可以在大量的媒體資源庫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說其具備更高的精準性。
1.3 及時性
傳統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往往要經歷一個完整的工作鏈,如新聞的編排,新聞的加工,新聞的排版,新聞的印刷以及最終的發售等,這就導致新聞喪失了及時性原則。而新媒體時代下,任何人、任何團體都能夠成為媒體信息源,同時,新聞的傳播也不需要過去專業的設備。當前,微信、微博都能夠成為信息傳播的平臺,確保了信息傳播的高效性和及時性。
1.4 多樣性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各種先進設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使得多種多樣的智能設備都能夠成為信息傳播的媒介。傳統媒介通常是電視、報紙以及廣播,而在各種現代化設備的普及下,電腦、手機、平板均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媒介。信息的傳播也可以通過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類型來同時進行。
2 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現狀與發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新媒體的發展帶動了視覺傳達設計的表達手段和創作思路。縱觀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史,可以發現,視覺傳達設計的革新通常離不開媒體技術的應用。在早期,語言文字的出現改變了人們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人們在進行信息的傳達時,可以借助文字來得以實現。進入工業革命之后,攝影技術的成熟以及電子技術的成熟,使得視覺傳達設計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時代。而在當前新媒體時代下,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媒介逐漸成為了包括文字、圖像以及音頻于一體的動態媒體。它們的產生深刻地改變了視覺傳達設計的設計理念,提升了觀眾的感官體驗。因此,加強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 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
各種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需要將視覺傳達設計從傳統層面進行轉化。視覺上分為從靜態到動態,從二維轉向三維甚至四維;傳播方式上分為單一到多元,單向到交互,單視覺到多感官。
3.1 動態視覺創新
(1)動態視覺創新設計的優點。通過對視覺傳達設計進行動態創新,首先能夠實現信息的高效傳遞。在新媒體時代,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將大量新技術應用其中,讓觀眾體會到更多層次的新媒體技術,從而獲取更加準確、高效、多元化的信息。與此同時,這種全新的視覺傳達設計表現形式能夠讓信息在受眾腦海里留下更深的印象,從而使得信息傳達獲得更好的效果。其次,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實現了聽覺、視覺等的有效結合,擴展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再者,動態視覺傳達設計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加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對于人們來說,動態的物體對人的吸引力是遠遠超過靜態的物體的。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時,充分應用這一點,將圖像以及顏色進行動態化的處理,確保這些信息在存入人體的影像中更加生動形象,有效規避了傳統靜態信息傳遞,造成人們獲取信息的疲倦感。最后,通過動態化的視覺設計,信息的趣味性明顯提升,受眾會更加青睞這種動態化、有內涵的信息。
(2)動態設計的表現。動態設計可以分為文字動態化、圖形動態化、色彩動態化等。
文字動態化,是指對文字進行動態化的視覺傳達設計。文字作為信息傳達最為直觀的方法,對視覺傳達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同時也能夠讓視覺設計更加富有內涵。首先要注重對文字進行文體設計,將字體和動畫有效結合,使得動態字體更加具有美感,從而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其次,需要注重動態文本設計的視覺效果時間性。在進行文字的視覺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將設計重點放在受眾的閱讀體驗上,確保文字的出現方式、持續時間等均符合受眾的閱讀習慣。
圖形動態化,是指將單一幀數的圖片進行處理,使得圖像呈現出連貫性。人是一種視覺性動物,動態事物對人們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了靜態事物。因此,視覺傳達設計人員對圖像進行動態化處理,能夠進一步提升受眾的視覺體驗,加深其印象。
色彩動態化,多半隨著圖形和文字同時出現,在圖形或者文字進行動態變化的同時,配合色彩的調節,從而進一步加深視覺傳達設計的表達效果。
3.2 多感官交互體驗創新
在新媒體時代下,應該關注受眾信息接收質量,同時也應該關注受眾者的情感體驗。除了視覺上動態化的創新以外,還需要多感官互動體驗創新。不單要滿足視覺上的需求,還要充分考慮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的感受,創造更豐富的感官體驗。
(1)融入聽覺的互動體驗創新。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時,適當地加入一些聽覺信息,這樣能夠實現視覺和聽覺的有效融合,促進文字信息的補充,使得受眾獲取的信息更加全面,并獲得更加愉悅的體驗。如果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時,沒有融入聽覺信息,受眾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乏味,甚至困倦的感覺,使得最終獲取的信息不夠準確、不夠全面。
(2)融入觸覺的互動體驗創新。觸覺作為人體的重要感覺之一,也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信息的獲取準確度。觸感體驗能夠提升人們與事物的互動體驗,有效傳播信息,使人們接收的信息更加深刻。同時,將觸覺體驗與其他感官體驗互相作用,可以創造出更深刻的互動體驗,受眾可以得到更深層的收獲。舉例來說,傳統的手機是通過按鈕來進行信息的獲取的,近年來,智能手機、平板賦予了人們直接用手指碰觸的觸感享受。通過手指與界面進行直接互動。讓人們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實現了視覺、聽覺與觸覺三方面的良好交互。
參考文獻:
[1] 王藝茹.新媒體環境下視覺傳達設計發展趨勢研究——評《新媒體時代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9(02):97-98.
[2] 蔣孟嬌,李歆.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與發展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04):75.
[3] 彭楊.新媒體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發展與變化——評《新媒體時代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J].傳媒,2018(01):99-100.
[4] 劉海婷.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4.
[5] 倪丹.視覺傳達動態化設計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與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01).
作者簡介:潘茜(1991—),女,福建福州人,本科,教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