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人類學研究的重點是人性普同性與文化多樣性,關注的焦點是當代文化語境下的傳承與演進。唐代長沙窯作為著名的彩瓷窯,創造了1000多年前藝術與商品的結合范例。本文運用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以長沙窯裝飾藝術在古今的設計與創新為切入點,尋找古代裝飾元素與現代設計形式的完美結合,挖掘有趣的感官體驗,使長沙窯品牌文化得到延續和升華。
關鍵詞:文化人類學;長沙窯;傳統文化元素;文創
長沙窯在銅官鎮石渚瓦渣坪一帶,最早可循至東漢、東吳時期(燒青瓷為主),唐五代為其最繁盛時期(燒彩瓷為主),宋元時期開始流變(燒粉地彩釉繪花和印花諸器)。長沙窯在歷史上存在1000多年,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 長沙窯裝飾藝術中的文化符號
隨著現代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長沙窯瓷器的存在價值也在進一步發生變化。作為時代縮影,古長沙窯開始是作為生活日用品而存在的;隨著時代發展,瓷器的觀賞功能超過了實際應用功能。長沙窯的燒制工多是來自勞動人民,他們善于從實際生活汲取設計創意與題材。
1.1 形式表現
長沙窯瓷器的外觀造型會設計一些獨特的裝飾風格。它有圓潤、飽滿、穩定的特點,尤其唐代商家為了提高銷售,美化商品外觀,工匠們還將其他窯爐和裝飾技術用于自己的陶瓷產品中,成為一種瓷器美飾新工藝。
1.2 紋飾表現
長沙窯瓷器紋飾繁復,40%以上瓷器有彩繪紋飾,紋飾主題豐富,多詩歌、聯句,題材來自廣大平民生活經驗,或是多年來流行的童謠,語言可愛樸素,自然真實。唐代貿易頻繁,長沙窯瓷器也吸收了外來文化元素。如陶瓷裝飾中使用抽象圖案和洋人肖像,是當時社會形態真實的反映。
1.3 色彩表現
長沙窯陶瓷裝飾的色彩極其豐富多樣,釉下彩的發明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重大事件。釉下彩是在已經基本成型的陶瓷器品素坯上勾畫出精美的紋案,再用白色透明釉覆蓋,最后入窯燒制而成。長沙窯獨創釉下彩在陶瓷裝飾領域下開辟新的局面,打破了“南青北白”的單一格局。
2 長沙窯裝飾藝術中的文化產業
當代藝術設計的發展呈現全球化和多樣化,將長沙窯的裝飾藝術運用到現代設計中,發展長沙窯自己的文化產業,是我國當代藝術設計發展的新思路。
2.1 增強設計創新
長沙窯的保護開發利用被列入全國“十一五”期間文化產業重點工程,但現代長沙窯陶瓷生產動力不足,產權意識薄弱,商戶之間相互剽竊,惡性競爭,給設計創新帶來了諸多障礙。
設計師應更有目的地從長沙窯的裝飾藝術中提取出特色的表現形式和內涵,再融入現代設計中,形成一種新的表達方式,使傳統的裝飾藝術得以延續和升華。
2.2 提升設計視野
古長沙窯是唐代著名的外銷瓷,講究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現代商家面對市場壓力,只注重產品的成本、單一的生產工藝、雷同的裝飾技法和有限的設計視野。這使產品逐漸同質化,設計價值無法得到社會認可。
所以長沙窯要想打開市場,需要符合國際審美趣味,在“形”和“色”上汲取特色文化元素,開闊設計視野,促進多元發展。
2.3 導入品牌概念
品牌設計是一種通過準確定位對產品進行適當的視覺引導,以提高銷量的包裝形式,建立起品牌識別。
2014年,創業者建立長沙窯陶瓷品牌“藝文小鎮”,推廣湖湘各地陶藝工匠的優秀作品,用10年時間記錄了長沙窯陶瓷作品的制作過程。該品牌的成功讓我們看到品牌戰略這條路的前景,找到了符合長沙窯品牌設計的市場要求。繼承傳統美學,發展現代設計,賦予審美趣味,是長沙窯陶瓷產品往后發展的正確道路。
3 結語
唐代長沙窯蘊含中國古代人民的思維觀念、民俗習慣和審美方式,是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藝術設計師應深入分析長沙窯藝術特點,展現長沙窯裝飾元素,突出長沙窯傳統文化表現方法,傳承與創新優秀的傳統藝術,讓優秀的傳統藝術為時代增光,為生活添彩。設計本質上是文化的設計,學會運用傳統的藝術裝飾元素,讓設計理念以文化精神為基礎,將民族氣質注入現代設計之中,這是推動中國傳統藝術發展的有力途徑。
參考文獻:
[1] 孟子萌,鄭先覺.長沙窯陶瓷工藝的傳承和保護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2] 姚為卓.唐代長沙窯陶瓷裝飾筆法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17.
[3] 魯雯.長沙窯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鳥形陶瓷音箱[J].美術觀察,2017.
[4] 王芳,肖狄虎,李輝.基于原型驅動的長沙窯創意產品設計[J].包裝工程,2017.
[5] 周世榮.中國古代名窯系列叢書:長沙窯[M].江西美術出版社,2016.
[6] 張海軍.論長沙窯的繼承與發展[J].文物天地,2018.
[7] 胡友慧.唐代長沙窯裝飾藝術的文化精神[J].文藝研究,2012.
[8] 范小艦.基于地域傳統藝術的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以長沙窯陶瓷裝飾藝術為中心[J].湖南社會科學,2013.
[9] 胡友慧.唐代長沙窯裝飾藝術的文化精神[J].文藝研究,2011.
[10] 劉偉.長沙窯與磁州窯釉下彩繪裝飾的異同[J].華夏考古,2010.
[11] 回族文物:唐代長沙窯青釉綠彩阿拉伯文扁壺[J].回族研究,2002.
[12]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文物工作隊.長沙窯[M].紫荊城出版社,1996:116.
作者簡介:陶玉琴,女,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