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鈺?楊琳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必要性,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建議了,即加強無障礙理念的教育與普及、擴大無障礙服務的范圍、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相關法規和管理制度及無障礙設施建設中選用適當的材料。希望提出的相關建議能對推動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無障礙;設施建設;建議
1 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必要性
2017年,新華網上的一篇報道顯示,截至2016年,我國殘疾人口總人數超過了8500萬人,并且每年新增殘疾人口數量為200萬人,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殘疾人口數量將會在2050年達到1.65億。同時,我國將在2025年變成超老年型國家,屆時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此外,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中國低齡人群(0~15歲)的比例也逐漸增大。2018年,中國低齡人群的比例已經達到17.8%。綜上所述,在我國開展針對殘障人群、老齡人群和低齡人群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迫在眉睫。
無障礙設施建設在我國起步較晚,于1985年4月才開始提出在建筑、市政設計規范中考慮殘疾人的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社會文明程度、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無障礙設施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近年來,各高校及其他科研機構對無障礙設施建設的研究層出不窮,針對無障礙設施的普及狀況[1,2]、養老院[3]、公園[4]、快餐廳[5]、城市建設[6]、標識設計[7]等的研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雖然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無障礙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也顯現出很多問題。
2 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建議
想要推動我國無障礙建設的發展,首先必須從根本出發,大力加強對無障礙理念的普及。無障礙理念的推廣范圍不能局限于學校,要在全社會進行推廣。要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宣傳工作,提高普通百姓無障礙出行的意識,營造關心關愛特殊群體的良好社會氛圍。
其次,無障礙設計不僅僅適用于建設等行業,還適用于服務行業。我國正大力推進“以人為本”的服務行業的建設,這與無障礙服務理念的存在意義和發展目標有著共同的出發點。我國需要對特殊群體的服務設施進行建設、完善和整改,將“以人為本”定為最基本的服務理念,建立起“一核多元”的服務體系,保證每一個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服務。
再次,目前雖然大部分小區住宅、人行道等地方都設置了基本的無障礙設施(盲道、輪椅坡道等),但能真正發揮其作用的只有極小部分。很多的無障礙設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占用、損壞、堵塞等現象。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除了普通群眾對無障礙設施建設的保護意識不強以后,還有相關職能部門對無障礙設施監管的不力。因此,相關部門要提高對無障礙設施建設的認識高度,出臺針對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的相關條例,在各個公共場所全面建成無障礙設施。同時,明確具體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和日常維修養護標準,確保殘疾人、老年人和其他行動不便者能夠安全有效地使用。
最后,無障礙設施多為戶外設施,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也應體現出多樣化。由于在傳統設計中考慮更多的是材料的耐久性,目前,無障礙設施的用料多為混凝土、不銹鋼、塑料等傳統材料。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新材料的不斷出現,對無障礙設施的設計已凸顯其重要性。在新興的無障礙設計中既要繼承傳統的設計思想[8,9]又要融入其他行業產品的設計理念和創新方式,[10]做到材料與設計的融合,注重產品設計與制造的綠色[11]、環保[12]、多功能。[13]如果在設計中能融入相應的傳統文化元素,[14]對城市人文思想的體現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木塑復合材料及木材是綠色環保材料,但木材只有經過改性處理后才能提高其穩定性[15]及耐久性,才能用于戶外無障礙設施的建設。
3 結語
無障礙設施建設起源于歐美,在我國起步較晚。無障礙設施是城市建設和發展水平的體現,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加強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尤為重要。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住宅區、商業區、教育場所、醫療場所和其他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在這些公共設施的建設和使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文章基于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對無障礙理念的教育與普及、擴大無障礙服務的范圍和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相關法規和管理制度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魏真真.基于“以人為本”的信息無障礙服務的構建[J].甘肅科技,2019(3):70-71.
[2] 程澄,Mihaela Liu,劉新有.淺析無障礙設施普及現狀——以南京為例[J].藝術科技,2019,32(06):288-289.
[3] 李明峰,Mihaela Liu,劉新有.無障礙設施的分析及改進——以南京某快餐廳為例[J].藝術科技,2019,32(10):171-172.
[4] 丁宇洋,劉新有.淺析公園無障礙環境現狀和優化策略[J].藝術科技,2019,32(09):199+202.
[5] 張賢成,Mihaela Liu,劉新有.淺析公共空間中的無障礙標識設計[J].藝術科技,2019,32(06):212+248.
[6] 焦慧,Mihaela Liu,劉新有.視覺障礙者感知行為分析及應用[J].藝術科技,2019,32(09):244-245.
[7] 成方中,Mihaela Liu,劉新有.對湖州社會福利中心老年人生活空間的調查[J].藝術科技,2019,32(09):240+242.
[8] 顧子竹,劉新有.以《周易》為例探索無障礙設計思想在中國的根源[J].藝術科技,2019,32(10):244.
[9] 胡清,劉新有.無障礙設計之通用設計[J].藝術科技,2019,32(07):218+244.
[10] 姜文靜,張靜雯,劉洪海.大學宿舍(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化妝品收納盒拆裝結構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9(06):81-82.
[11] 盛琦軒,張靜雯,劉祎.基于綠色理念的兒童學習桌椅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1):21-22.
[12] 陳美華,張靜雯,劉洪海.廢舊木家具再利用方法和渠道的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1):40-41.
[13] 黃婷,周珊,劉洪海.多功能家具的使用現狀與設計[J].藝術科技,2019,32(02):16+19.
[14] 王偉,劉洪海.中國傳統龍紋樣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1):37+205.
[15] 姜文靜,劉祎.名貴硬木家具設計與尺寸穩定性改善[J].藝術科技,2019,32(01):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