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祥

摘 要:基于金華市2000—2018年統計年鑒數據,建立多元回歸模型,研究金華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經濟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和城鎮化率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負相關,但地區開放程度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顯著;產業結構因素、固定資產投資率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正相關,但固定資產投資率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影響不顯著。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對策。
關鍵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6-0015-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124.7 ? ? ? ?文獻標志碼:A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但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
金華是浙江省中部樞紐城市。改革開放40年來,金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但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帶來的問題仍未徹底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仍然突出。因而,探究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對促進金華社會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相關研究
城鄉收入差距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很多學者利用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實證研究[1],如闞大學和魏方(2013)、景守武和陳紅蕾(2017)等。一些學者以省、市為樣本開展研究??讉ズ椭熘腔郏?018)[2]使用時間序列數據檢驗,發現江蘇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上升呈現先拉大、后縮小的趨勢,整體符合倒U型曲線。張超和蔣天穎(2019)[3]基于浙江縣域數據,認為浙江縣域城鄉收入差距呈“南高北低”格局,具有顯著全局正相關關系,呈現空間集聚態勢,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水平與本縣域城鄉收入差距為顯著負相關,信息化水平和金融發展規模與本縣域城鄉收入差距為顯著正相關。
2 ?金華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現狀
近十幾年,金華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較快。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9 223元,增長到2018年的54 883元,增長了4.95倍,年平均增速10.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 218元,是2000年的7.04倍,年均增速11.45%。
從增長率指標看,基本呈現先升后降的態勢。2000—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高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2007年至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間的絕對差額在逐年擴大,但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從2000年的2.48增長到2006年的2.90,再回落到2018年的2.09。由此可以判斷,金華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現先拉大、后縮小的趨勢。
3 ?金華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分析
3.1 ?數據來源
基于前人研究基礎,結合金華實際,以城鄉居民收入比作為被解釋變量。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論分析,選取經濟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產業結構、城鎮化率、固定資產投資率作為解釋變量[4-6]。相關數據來源于《金華統計年鑒》(2000—2018),經加工整理所得。
3.2 ?變量指標的含義
(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IG)?;跀祿色@得性考慮,借鑒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采用金華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來度量。指標數值越大,表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2)經濟發展水平(RGDP)。眾多研究表明,經濟發展與城鄉收入差距存在緊密關系,引入并采用金華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表示該指標。
(3)地區開放程度(Open)。以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來衡量地區開放程度。
(4)產業結構(InduStru)。采用第二、三產業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表示。
(5)城鎮化率(UL)。采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衡量城鎮化水平。
(6)固定資產投資率(FAR)。采用固定資產投資額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來表示。
3.3 ?模型構建
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眾多,借鑒相關文獻,選取經濟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產業結構、城鎮化率和固定資產投資率等指標[7],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希望通過實證研究,得到各因素對金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程度與方向。因此,將模型設定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形式。
lnIG=α0+α1lnRGDP+α2lnOpen+α3 lnInduStru+
α4UL+α6FAR+u t ? ?(1)
3.4 ?實證結果與解釋
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修正的R 2=0.858 934,說明模型擬合度較好。經濟發展水平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顯著負相關,經濟發展水平每提高1個單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會縮小0.363 032個單位,即金華市經濟水平提高有利于該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縮小。金華市十分重視鄉村發展,不斷提高鄉村發展質量,不僅促進金華市經濟發展水平提高,還有效縮小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地區開放程度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負相關,但不顯著,說明地區開放程度對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具有促進作用,但影響不顯著。從長遠來看,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和“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該指標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將會逐漸顯著,值得關注。
產業結構因素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顯著正相關,說明現有產業結構拉大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產業結構調整,勢必引起就業結構變動。第二、三產業占比提高,增加了對工人技能的要求,提升了技術工人工資,從而加大了技術工人與非技術工人之間的收入差距。
城鎮化率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顯著負相關,說明隨著金華市城鎮化率水平上升可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單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0.166 511個單位。
固定資產投資率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正相關,但不顯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固定資產投入一般集中于城鎮,另一方面是固定資產投入效果顯現具有滯后性。
4 ?縮小金華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對策
4.1 ?加快地區經濟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
地區經濟發展,能改善該地區居民生活條件,加速城鎮化進程推進,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增加。一般來講,城鎮化水平高的地區,經濟發展也較快,市場潛力比較大。因此,金華市要結合自身特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農民增收速度,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4.2 ?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
從回歸結果分析,產業結構因素不利于縮小金華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因此,建議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布局,注重產業間協調發展。要鼓勵第二、三產業項目下鄉和農民進城的“雙向流動”。大力發展農村第二、三產業,促進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提升農民就業技能,促進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
4.3 ?深化地區開放程度,加大鄉村投資力度
金華地處浙江中部,相對沿海城市來說,進出口貿易優勢不突出。地區開放程度對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促進作用,但不顯著。提升對外開放程度,有利于打開國際市場,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和地區經濟發展。金華市應充分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推轉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提升競爭力。政府應加大對鄉村的投資力度,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通過投資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張繼良,徐榮華,關冰,等.城鄉收入差距變動趨勢及影響因素——江蘇樣本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9(12):32-43.
[2]孔偉,朱智慧.江蘇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8(17):47-51.
[3]張超,蔣天穎.浙江縣域城鄉收入差距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基于空間杜賓模型偏微分法的實證分析[J].蘭州財經大學學報,2019(35):1-12.
[4]張亞芳,王悅琴.哈爾濱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師,2019(6):20-22.
[5]宋建,王靜.區域城鄉收入差距的動態收斂性與影響因素探究[J].經濟經緯,2019(1):18-25.
[6]鈕亮,代麗娟.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間集聚和影響因素分析——以浙江省市縣為例[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6):88-95.
[7]唐鵬鵬.聊城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研究[J].北方經貿,2018(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