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江洪
摘 ?要:通過介紹攀巖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情況,了解高校開展攀巖運動的現狀,探究高校開展攀巖運動的意義,分析制約高校開展攀巖運動的因素,為我國高校開展攀巖運動課程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借鑒。
關鍵詞:高校 ?攀巖 ?意義 ?制約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a)-0148-02
攀巖運動源于20世紀50~60年代,是戶外運動登山項目中的一個分支,被譽為是“高山上的芭蕾”“巖壁上的藝術體操”。80年代開始引入中國,歷經了30年的發展,終于迎來了全面發展的時期。2014年攀巖成為南京青奧會展演項目之一,2015年3月成為2018印尼雅加達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2016年8月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2月增設進2018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項目,2017年2月10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茍仲文宣布,天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運會上將增設包括攀巖在內的5個群眾體育比賽項目。2018年湖南省運動會增加攀巖項目。湖南省和貴州省等8個省份先后成立國家集訓隊。
1 ?高校開展攀巖運動的現狀
2017年和2018年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河北地質大學(原石家莊經濟學院)3所高校招收攀巖項目的高水平運動員。全國有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等近百所學校有攀巖場館和相應的俱樂部或社團,并且大部分高校開設有攀巖運動的專業課或公共選修課,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為例,2003年開設攀巖運動課程,設置專業課、公共體育課,公共選修課程3種類型,其中專業課是體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公共體育課是全校大一學生秋季必修內容[1]。
中國地質大學攀巖運動水平在全國各大中專院校中名列前茅,并在全國高校樹立了自己的體育品牌[2]。自攀巖引入我國以來,越來越多的高校組建攀巖隊參加比賽。2003年第1屆全國大學生攀巖錦標賽只有26所高校的87名運動員參賽,到2016年第14屆全國大學生攀巖錦標賽有50所高校的448名運動員參賽,參賽學校是歷屆最多的一次,參加運動員也翻了5倍,2016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攀巖錦標賽有17個國家參賽。2017年第十三屆運動會群眾比賽攀巖有126名運動員參加決賽。攀巖在國際以及全國各大高校開展正在加速發展,但是整體的普及程度不高。
2 ?高校開展攀巖運動的意義
2.1 培養戶外運動技能,提高體育課的興趣
攀巖要使用的保護裝備有安全帶、動力繩、主鎖和快掛等,都是戶外運動中的基礎裝備,學生通過對攀巖的學習,認識和學習裝備的使用,既培養了學生戶外運動技能,又通過這些高大上的裝備及技術動作吸引著學生,以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2.2 發展上下肢力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攀巖整個過程體力消耗較大,攀巖過程中通過下肢的蹬和上肢的拉,身體重心靠近巖壁向上攀蹬,并保持整個身體的核心穩定,因此身體的各個肌肉群都得到了鍛煉。經常參加攀巖的人,四肢及軀干的力量素質得到平衡發展,身體協調性、靈敏性較好,身體脂肪較少,體型有肌肉線條,對于學生而言,攀巖既新鮮、刺激,又能在不知不覺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身體素質。
2.3 培養永不放棄的精神,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近年來,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高校部分學生面對學業、感情、工作等方面的小失敗,由于處理不當,導致最終走上不歸路。“體育是健康身心的手段”是當代人的體育觀念[3],在經濟高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增進身心健康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攀巖的意義遠大于攀巖的過程,攀巖運動可以磨煉人的意志品質,攀爬在高高的巖壁上,每向上一步都需要大量的能量和強大的勇氣,每一步都是一個不斷挑戰困難的過程,當身體出現疲勞和感覺到累的時候,是選擇繼續堅持還是放棄?這時必須有永不放棄的精神,通過調節身體狀態,克服困難來攀蹬到最高點。即使沒有到達最高點,但也堅持到了身體的極限也是成功的。因此,攀巖運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從容勇敢的面對挑戰和失敗,形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2.4 挑戰自我,挖掘潛能
攀巖屬于一個高空運動,人站在巖壁下面,很難想像自己可以攀蹬多高。正如現在的大學生,臨著學業壓力大,畢業就業壓力大等困難,面對自己從末接觸過的問題或或即將到來的困難,心理感到恐慌或畏懼,嚴重的還未開始就準備放棄。攀巖運動,需要經歷從畏懼到摸索,從喜歡到堅持,從堅持到蹬頂的過程,過程中可能會面臨恐高、脫落、沖墜等危險,但是任何一個攀巖成功的人心理有說不出的興奮,因為攀巖實現了挑戰自我,樹立自信,重識自己,超越自己。
2.5 配合學校轉型發展,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
我國戶外行業還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各項基礎設施和設備建設薄弱,攀巖的專業人才更少,整體普及度仍然較低,國內攀巖行業的從業資質培訓、攀巖體驗培訓、安全管理制度等體系還不健全,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攀巖運動和戶外運動的發展。學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和特點,大力開展培養戶外運動領隊、戶外運動指導員,攀巖教練員、攀巖指導員等,這樣既培養了應用技術型的人才,又推動了戶外運動的發展。
3 ?制約高校開展攀巖運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