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會
◆摘 ?要:班主任作為學校管理的直接參與者,它既涉及一個學校的工作能否正常開展,又直接影響一個班級學生的光明前途。在這過程當中,學生身心能否得到健康發展離不開班主任的努力付出。那么,作為一名剛到崗不久,缺乏教學及管理經驗的新班主任來說,如何帶好一個班?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的心理溝通?如何運用靈活的管理策略抓住學生的內心?教師唯有德才兼備,利用多元的談話方式、有效的心理溝通和靈活的管理方式開展德育工作,進而讓學生心服口服。
◆關鍵詞:新班主任;德育;溝通
黨的十八大教育方針提到,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筆者接下來從四個方面淺談新班主任如何有效的開展德育工作。
一、以德服人,以身作則
所謂德與才,可用八字概括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才可以說是具有較高的專門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知識淵博,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掘學生的潛質,能夠讓學生對此學科感興趣,而教師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師德會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舉止,同時也能夠影響一個班級是否團體協作,和諧互助,友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強調教育者人格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作為一名新班主任,更需要具備高尚的人格和師德。這種德育在班級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先樹人,必須樹己。
二、多元的談話方式
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要求我們說話注意講究方式,不能口無遮攔,說話要注意對象,否則傷及學生的人格尊嚴。看似學生被你的大發雷霆,你的“妙語連珠”而懾服。其實不然,這樣反而造成更大的代溝及敵對情緒,仇恨隨之而生。孫子曰:“贈人以言,重于珠寶,傷人以言,重于劍戟”。成功的談話不僅會讓學生受到啟發、鼓勵和教育,而且成為一次加油站,儲備力量,揚帆起航;反之,會使學生消沉、苦惱、萎靡不振和情緒波動。由此,班主任要切實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談話方式有很多種,包括談心式、鼓勵式、引導式、安慰式、漸進式、激將式、直入式和預約式等。結合新班主任的特質,鼓勵式和引導式是最為有效的談話方式。此外,與學生談話交流中盡量多換位思考,力求和學生保持在一個平和快樂的氛圍中。
三、有效的心理溝通
愛是打開心靈的鑰匙,師愛更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班有位同學很容易被激怒,一旦被激怒,就會有一定的“狂暴癥”,出現“踢桌子”“摔門”“用指甲抓人”等現象。有一次,她上課不記筆記,科任老師批評了她。她沒控制好情緒,掀桌子撕書。鑒于對她的了解,等她情緒恢復了,我把她叫到教室外面安靜的走廊處,和她分析了這次事情的緣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她好像聽懂了老師的話,態度慢慢的軟下來,點頭承認錯誤。
我不斷告訴自己:多一份關懷,多一點等待。我不再用急躁對待她,每次交流都會拉著她的手,營造一個溫馨的環境讓她放松。驚喜的是,耐心地詢問慢慢的讓她敞開心扉,和我的交流也多了起來。通過這個事情,我體會到有效的心理溝通不僅需要師愛,還需要耐心和等待。學生是一個復雜的個體,我們不僅需要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而且需要尊重他們的個人意愿。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不能只是一味的訓斥,我們需要多和他們溝通,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
四、靈活的管理方式
烏申斯基說過:“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我們班另一名同學,雖然學習底子好,但是在課堂上老控制不住自己。她覺得老師的講課內容很枯燥無聊。她老愛找老師的“茬兒”,時不時在課堂上給老師提出刁鉆古怪的問題,甚至在老師上課不注意時突然爆出冷笑話,引起全班騷動,例如課堂上提到“中華少年”,偏要接話為“中華騷年”,“樂及了”,偏要接話為“尿急了”。我找過她談話,試圖讓她改掉這毛病,談話時滿嘴承諾,可是轉身離開后舊病復發,依然我行我素。我苦苦琢磨該用什么法子來治治這桀驁不馴性子,無獨有偶,我發現她特別喜歡用文言文寫反思“吾為知之而錯也。何以寫為趙之,他引我于之。”摸透了這個特性,我給她布置了一類“量身定做”的任務,把每天的班級事務用文言文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在周五班級總結大會的時候和同學們分享和討論。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她慢慢變了,在課堂上更愿意傾聽,沿著老師的思路思考問題。課下也能和同學處理好關系,樂于分享自己學習上的一些見解。她逐漸成為了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于一些“有個性”的孩子,摸透他們的性子,制定靈活的管理方式,讓他們感受老師對他們“獨特”的愛。我們所面臨的對象是鮮活的個體,必須量體裁衣,對癥下藥。
五、結語
李鎮西老師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提到“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愛,教育還需要智慧。”對新班主任來說,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并且學著成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秉承前人經驗的同時,我們需要慢慢摸爬滾打,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希望不忘初心,篤志前行。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08.
[2]劉春燕.淺析小學班主任老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J].新課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