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利
【摘要】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利用對提高教學質量意義重大,教師需要充分考慮不同的影響要素,不斷突破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空間。文章以高中音樂教學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和解讀了數字化信息技術在該學科中的滲透,以期為高中音樂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數字化信息技術;高中音樂;滲透融合
一、引言
長期以來實行的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我國在落實教育實踐的過程之中實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不容樂觀,教師只關注單純的知識灌輸,忽略了對學生能動性的培養及提升,這一點不僅不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還與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應用相違背。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合理認同為切入點和出發點,不斷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使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在高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對現有的信息化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讀,了解不同類型信息化技術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和負面影響,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最終的目的。
首先,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使用,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音樂理論知識的前提之上,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實踐和創作,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和水平。
其次,教師需要對信息技術的不同等級進行劃分,不斷突破時間的限制。與其他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相比,數字化信息技術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拓展教學資源和教學空間,保障學生能夠在個人感官的調動之下深入領悟不同的音樂作品,主動地參與到整個音樂的創作過程之中,從而實現個人藝術修養的穩定提升。為了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需要結合目前課堂教育的現實條件,將更多創造性的教學內容融入其中,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比較貼近的教學素材,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節,增加一些比較有趣的音樂片段,讓學生能夠對音樂的內涵有一個深層次的認知和感悟。
再次,數字化信息技術具有自身的特點及優勢,在信息傳遞的過程具有速度較快的特點,同時還能夠保證傳遞的準確性。對此,高中音樂教師需要積極地利用數字化信息技術,分析信息傳遞的核心要求,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保證學生能夠在更加自主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個人的音樂欣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我國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實現學生文化素養的綜合培養和提升。
三、合理運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手段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數字化信息技術對高中音樂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教師需要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以推動學生的全方位成長和發展為原則和目的,充分地實現數字化經濟技術的合理應用。
(一)提升對數字化信息技術的認識
通過對音樂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不難發現,有一部分教師還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對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理解比較模糊,無法正視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實質作用和價值,難以充分地在實踐教學過程之中結合教學大綱對不同的數字化信息技術進行相應應用。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在于教師還沒有擺脫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和桎梏,對數字化信息技術的認知度不高。部分教師認為這些技術的操作過程比較復雜,所涉及的教學手段過于高端,無法掌握相應的操作技巧以不斷提高個人的教學技術水平。一些教師為了圖方便,直接以簡單的知識灌輸為主體,沒有將數字化信息技術運用到現有的課堂實踐中,最終導致實際的教學質量不容樂觀。同時現代化教學工具也難以發揮一定的作用和價值,信息技術的教育手段利用率極低。
從另一層面來看,即使有一些教師開始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并將其與現有的主體課程相聯系,但是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之中忽略了對工具操作技巧的解讀,只是簡單地將基礎的音樂常識與PPT的播放相聯系,沒有站在更深層次的角度解讀數字化信息技術,無法更好地體現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本質與內涵。為了解決這一不足,在將高中音樂教學與數字化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保證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掌握數字化信息技術的使用技巧,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的利用水平,積極地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比如學校可以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為對象,實現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的革新,保障教師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入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技巧。
(二)豐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整個教學實踐的主體。在落實高中音樂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數字化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分析和使用,不斷豐富現有的音樂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音樂鑒賞能力和認知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節和革新,保證所講授的內容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為學生的個人實踐提供方便。在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時,教師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拓寬學生的視野,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聯系,在課外實踐活動的過程之中利用數字化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教師要在恰當的時間段內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輔導,盡量避免學生出現方向上的錯誤,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
(三)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中,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初中生的心智發展還不成熟,無法集中個人的注意力完成音樂學習任務。對此,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積極利用數字化信息技術,將各種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策略和技術與主題教學環節相結合,通過小組劃分的形式來為不同的小組設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實現小組內部的合作分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保障學生在個人興趣的引導之下進行主動學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在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策略的引導之下采取層次化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掌握音樂學習的技巧和精髓。
四、結語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備受關注。要想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教師需要關注信息化技術的操作技巧和要求,分析不同教育階段的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以此來對數字化信息技術進行針對性的使用。
【參考文獻】
[1]甘瑋,陳增照.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教學融合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4(15):32-35.
[2]崔瑋.數字化教學資源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促進[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4(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