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蕊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幼兒運動興趣不高是體育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在班級中,只有部分幼兒對體育運動是充滿興趣的,其他幼兒更喜歡看動畫片或者做游戲。幼兒運動興趣不高直接影響著體育活動的教學效果。在一般情況下,幼兒對體育活動都是十分感興趣的,但是有許多教師與家長不注重對幼兒體育興趣的培養,在幼兒想要在外面進行活動時,選擇用游戲、動畫等方式,讓幼兒在室內活動,方便教師或家長管理孩子,讓幼兒能夠安靜的自己活動。游戲、動畫的趣味性讓幼兒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使得幼兒逐漸失去了對戶外體育活動的興趣,導致了體育活動無法充分引起幼兒的興趣。另一個問題是教師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時,活動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無趣。有的教師在制定課程內容時,一心為了讓幼兒掌握相應的體育動作,而忽略了活動內容的趣味性,使得幼兒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沒有從體育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還有的教師在體育活動中,以幼兒自由活動為主,讓幼兒自己玩,沒有培養幼兒體育運動習慣的意識,活動內容自然更加簡單。幼兒正處于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枯燥無味的活動內容讓幼兒對體育運動的好感度不高,也就無法養成相應的體育運動習慣,對幼兒的未來成長不利。因此,在幼兒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豐富體育活動內容,讓幼兒獲得積極的運動體驗。
幼兒天性好玩,在幼兒體育中運用游戲展開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的體育興趣。幼兒的身心發展并不成熟,很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而對某一樣事物感興趣。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游戲進行教學,可以通過游戲來激發出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以積極的情緒態度參與到體育運動中。 在游戲中幼兒可以快速地熟悉游戲規則,找到游戲樂趣,增強自己在游戲中的挑戰欲,讓自己在游戲中獲得認可。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喜歡游戲的心理,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不同的體育小游戲,在滿足幼兒運動要求的基礎上提升幼兒學習體育的樂趣,小游戲也能夠讓班級中不喜歡體育的幼兒參與進來,感受到學習體育的快樂,潛移默化地改變這類幼兒對體育的看法 。
興趣是練習體育的前提,而終身運動則是對體育學習的堅持。 教師運用體育小游戲讓幼兒在課堂中愛不釋手,在課后幼兒也會自發地去尋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體育小游戲,久而久之幼兒感受到體育對自己身體素質的改變,發現在堅持體育鍛煉下自己的身體素質更強了,也不容易生病了,便會主動地去練習體育項目,還會分享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慢慢開始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體育課程是一門戶外課程,當幼兒走出了教室,總是想快速的自己玩耍,這樣不利于教師進行室外動作指導,往往教師在講述動作分解時,學幼兒的思想早已飛到了其他地方,沒有聽到教師講述的動作要領,教學質量不高。教師利用游戲的形式可以有效改善幼兒上課不認真的情況,當教師對幼兒說:“我們學習完這個動作會以這個動作為基礎進行一個游戲,看看哪些同學可以在游戲中熟練掌握!”這樣的語言會激起幼兒聽課的欲望,在學習動作時更加認真,并想要在接下來的游戲中熟練展示。這樣的形式可以方便教師更好地管理幼兒,提高教學效率 。
樂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原動力,教師要想讓幼兒主動參與體育游戲中,就需要將體育游戲的趣味展示給幼兒,讓幼兒主動參與進來。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趣味游戲情景的方式,激發幼兒的體育興趣,讓幼兒感受到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從而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游戲中,感受體育游戲的快樂。并且,創設游戲情景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讓幼兒感受游戲規則,使幼兒自覺地遵守體育游戲的規則,進行體育游戲。創設趣味游戲情景的方式可以通過設置故事情境、主題情境或場地情境等方式,讓幼兒感受體育游戲的生命力,激發幼兒體育游戲興趣。例如,在進行 “投擲”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這一個動作設計為“打小怪獸”的體育游戲。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先為幼兒創設好游戲情景:一大群小怪獸要來啦,一個一個打到小怪獸太慢了,到怪獸里面去還容易被抓走。但是我們今天有炸彈,我們可以通過丟炸彈的方式,把怪獸們都炸飛,大家快來一起打小怪獸吧!一個個被畫上怪獸圖像的小罐子被放在了一起,幼兒們要拿起準備好的炸彈沙包,在規定的范圍外,用炸彈去打倒怪獸。在趣味情境的引導下,幼兒們對“打怪獸”的游戲充滿了興趣,紛紛都想來打小怪獸。同時,在游戲情景的規定下,幼兒更加愿意主動遵守體育游戲的規則,參與體育游戲的玩耍。
幼兒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教師在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時,要關注幼兒個體間的差異,采用合適的指導策略進行指導。在幼兒遇見問題時,教師要多用啟發式的語言,鼓勵幼兒自主思考,給予幼兒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促使幼兒自主解決問題。面對個體差異不同的幼兒,教師要運用不同的語言進行啟發,以有效的解決策略幫助幼兒解決遇見的難點,讓幼兒獲得成長與進步。例如,在開展“套圈”的體育游戲活動中,有些幼兒對套圈技能的要點比較難以掌握,一直無法順利地套進去,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失去了對套圈的耐性,放棄了繼續套圈。有的幼兒立刻就掌握了套圈的要點,而且能將圈套住物品。面對這種情況時,教師要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不同進行差異性的指導。對一直無法掌握套圈要點的幼兒,教師可以適當啟發幼兒要怎么丟圈?怎樣丟才能夠讓圈穩定地飛出去?圈子到目標物的時候以一個怎樣姿勢才能更好地套住?通過啟發式的提問,讓幼兒去思考如何進行套圈才能夠更好地套住。對立刻就掌握了套圈技巧,感覺套圈沒有趣味的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自主增加套圈游戲的難度,并且可以通過進行比賽的方式,增加套圈游戲的趣味性。套圈本身是一個較為簡單的動作,但是在部分幼兒的想象當中,卻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充滿樂趣的游戲。教師在展開幼兒體育游戲活動時,要根據幼兒個體之間差異,選擇合適的方式,啟發幼兒自主解決問題,讓幼兒從體育游戲中充分感受體育游戲帶來的樂趣。
幼兒的認識特點和行為能力注定了幼兒的運動能力,因此教師在指導幼兒體育游戲活動時,要依據幼兒的發展規律,避免體育游戲內容過難或者強度過大,幫助幼兒平穩發展。幼兒正處于想要突破自我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的幼兒,往往喜歡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無論自己是否真的能行,都想要試一試。在面對幼兒這種情況時,更需要教師多加關注,在制定體育游戲時要更加細心地關注幼兒的情況。例如,在開展“烏龜搬家樂翻天”體育游戲時,一名幼兒選擇了一個比較低的障礙物,在匍匐前進時,經常會碰到鈴鐺。本來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這名幼兒的情緒卻有些不對勁,他在爬完一段路之后,又回到了起點,想要重新再爬一次。筆者在第一次觀察到這個現象時,以為他是喜歡這個運動,所以積極地跑到起點想要再玩一次。在該幼兒第二次跑回起點,并帶著不開心的情緒時,筆者意識到他不是因為喜歡玩這個體育游戲,而是因為在匍匐前進的時候碰到鈴鐺,導致了心里不服氣,想要在不碰到鈴鐺的情況下過去。因此,筆者對他的動作進行了指導。原來該幼兒在匍匐前進動作中,習慣用腳去蹬地面,導致了臀部容易翹高,碰到了鈴鐺。在經過教師的動作指導后,他改變了自己的動作方式,順利地通過障礙物,沒有碰響小鈴鐺。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指導的時候,要依據幼兒的發展規律,及時地給予相適合的指導策略,從而幫助幼兒健康平穩的發展。
在以往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幼兒的主體地位,體育游戲活動完全被教師把控,幼兒處于被動運動的狀態。教師說什么,幼兒做什么,導致了幼兒缺乏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指導幼兒體育游戲的時候,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將體育游戲的時間交給幼兒,從而培養起幼兒的運動熱情。教師在進行語言指導和動作示范的時候,可以讓幼兒也參與指導活動中,進行動作的示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對現有的體育游戲活動進行拓展,開發出更為有趣的體育游戲,從而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開展“夾包跳”體育游戲時,教師就可以讓幼兒參與動作的學習示范中。夾包跳是一個十分簡單而有充滿趣味的游戲,需要幼兒用兩腳的前半部分夾緊沙包,然后跳起來將沙包拋出。教師在進行動作指導的時候,可以讓已經掌握了這個動作的幼兒進行示范,讓幼兒之間相互學習。教師在一旁觀察幼兒的掌握情況,當幼兒對這個動作基本上掌握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利用這個動作自創比賽,與伙伴們一起玩耍。有的幼兒想到投籃的玩法:首先在場地中間放一個小桶,然后伙伴們圍繞著小桶,依次地將自己的沙袋拋進小桶中。還有的幼兒想到了夾包跑的玩法:小伙伴們一起站在起點,然后開始夾包跳,將沙包拋向前方,到沙包的地方繼續夾包跳,將沙包拋向前方,比一比誰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終點。幼兒們的自主玩法使得整個的體育游戲活動都充滿了趣味性,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發揮,也激發了幼兒的運動熱情。
體育游戲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參與興趣,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教師在運用游戲開展體育活動時,應通過創設趣味游戲情境、關注幼兒個體差異、依據幼兒發展規律、發揮幼兒主體地位等方式,充分發揮體育游戲的作用,讓幼兒體育游戲教學充滿智慧,實現幼兒體育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