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超 西南醫科大學體育學院
對男子八名優秀的運動員比賽視頻進行統計發現,在第四拍的回擊球中正反手使用的次數相差不大,分別是反手技術使用了249次,正手技術使用了219次。根據比賽的繼續往下進行正手的使用率逐步提升,第四板球比賽已經開始向相持階段過度,優秀的運動員開始積極調動步伐用正手去搶攻,畢竟根據力學的結構和技術動作的框架來看,正手技術的發力比反手技術要更充分。另外從正反手技術使用的得分數據表明,正手在第四拍的回球中得分率明顯高于反手,正手得分的分數是58分,反手第四拍得分的分數為40分,在得分能力上看第四拍的回球正手使用的效果要好于反手。通過對比賽視頻的觀察,分析原因可能是隨著比賽的繼續爭奪,戰況越來越激烈,球的速度越來越快,運動員的站位越來越靠后,這個時候正手發力的優勢就會越來越突出,而反手技術的使用由于發力空間受限得分能力下降也是在預料之中。在第四拍回球中正反手技術使用的失誤率相差不大,失誤率都是約占三成。這樣綜合來看的話,正手得分能力在比賽進行到第四拍的時候有一定的優勢,選手們可以在比賽進行到第四拍的時候,積極調動自己多用正手類技術進行回擊球,也可以在日常的訓練中強化第四拍正手的練習,為以后的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進攻和防守的角度對優秀男子選手比賽中,第四拍的技術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可以看出,進攻性技術的使用次數是273次,占了一半以上的使用情況,防守性技術的使用次數為155次,占了三成多一點,其他的控制性技術的使用偏少不到10%。這里主要對比分析進攻性和防守性技術的整體使用情況,現在乒乓球技術的發展比賽進行到第四拍,控制性技術使用比較少這里只是作為參考。從得分的結果來看進攻性技術的得分為84分,防守型技術的得分為9分,在比賽中第四板會擊球中,進攻性技術的得分情況大大超過了防守型技術。分析其原因是乒乓球的比賽基本上是哪一方進攻,哪一方占據主動,比賽進行到第四拍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局面,誰也不想在比賽中陷入被動,特別是男子比賽。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男子進攻性技術呈現出多樣性,優秀的選手都會在比賽中尋求進攻占據主動的機會,把握比賽的節奏,所以進攻性技術到了第四拍顯得尤為重要。失分方面來看,進攻性技術的失分率要遠遠低于防守性技術。在比賽中可以看出優秀男子在比賽進行到第四拍時,進攻性技術使用的非常多并且在得分方面表現出良好的功用,失分方面也是具有很大的優勢。綜合來看,在乒乓球比賽中,第四拍的回球建議優秀的男子選手多使用進攻性技術,不到萬不得已避免使用過多的防守性或者控制性技術,爭取在比賽進行到第四拍的時候占據一定的主動性。
通過錄像觀察法可以看出,優秀男子選手第四拍回擊球時用的主要技術有六種,分別是弧圈球、擺短、劈長、推擋、放高球和扣殺高球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弧圈球技術使用的次數最多有271次,期中出臺的弧圈球技術使用為247次,臺內的弧圈球技術使用24次,弧圈球技術的使用方面出臺球明顯高于不出臺球。這是因為比賽打到第四拍的時候臺內連續擺短的難度增加,加上選手們前三板積極主動進攻比較多,這些都直接導致了出臺球的比例增加,所以出臺弧圈球使用的比例也隨著增加。排在使用次數第二多的是推擋技術,第四拍進攻技術的明顯增多,比賽中呈現出兩種比賽局面,一種是進攻對進攻,另一種是進攻對防守。當一方的進攻質量比較高的時候另一方被迫進入防守狀態,這也是為什么屬于防守型技術的推擋使用次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擺短技術排在使用次數的第三位,在第四拍回球中共計使用了27次,相比較前三拍有了明顯的下降。主要原因是連續擺短技術的難度越來越大,連續擺短中容易控制不住被對方抓住機會進攻。劈長技術的使用排在了第四位,控制類技術的使用在第四拍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只有在變換比賽節奏的時候才會偶爾使用這項技術,因為使用這項技術容易被對方直接上手,導致后面比賽的被動。放高球技術和扣殺高球技術排在最后兩位,加起來的使用次數才7次,這是因為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優秀男子選手會在比賽中放高球,使自己處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整體上看由于比賽的進行,第四拍回球時正手使用的次數在增加,進攻性技術的使用也顯著增加,出臺弧圈球技術的使用也明顯多于其它技術。所以新材料球時代男子乒乓球比賽第四拍回球時,要盡量積極主動尋找進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