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得權 攝山星城小學
目前小學階段的體育課堂大部分呈“放羊式”的教學狀態,造成教學活動過分枯燥和單一的結果,不斷消磨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致使其產生一種消極心理,無法通過體育鍛煉提升身體機能。為了改變這種體育教學的現狀,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觀念為終極目標,重視體育課的教學形式并不斷創新,使學生能夠體驗體育為身體和心靈帶來的樂趣,既可以學到體育方面的知識,又可以使身體得到充分鍛煉,提高運動能力。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法,將教學內容通過豐富的語言和想象變成具體的、形象的場景呈現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活躍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氣氛,改變了以往“沉悶式”的教學模式,依據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借助模擬和設想等多種方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入新的體育課程,激發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好奇心,教師充分運用語言功能把枯燥無味的體育課堂變成有趣活躍的學習情境,是學生具有強烈的參與體育運動熱情,有效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
例如,教師在教學立定跳遠時,依據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這一特點,通過模擬和設想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同學們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躍的嗎?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青蛙跳躍的動作,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蛙跳動作并進行模仿,利用豐富的想象,盡量使動作逼真規范。”讓學生先模仿青蛙跳躍,指出雙腳同時落地,在學生進行模仿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點撥,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跳躍技巧,逐步提升學生的蛙跳技能,同時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增強學生的練習蛙跳動作的熱情。
體育游戲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非常熱愛的一項活動,充分地將學生的身體活動和思維活動結合到一起,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活動,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娛樂身心的教學目的,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進行鍛煉的動力,同時還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體力和智力雙向發展。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科學運用體育游戲,以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為目標,通過游戲運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變得興奮,從而激發學生想要參加體育鍛煉的動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籃球的特性時,通過游戲教學法設計三個游戲環節:“把球拍起來”、“把球傳起來”、“感受籃球”,讓學生在游戲互動中熟悉籃球的特點。師:“同學們能用一只手讓地上的籃球跳起來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分一個籃球由學生在組內相互傳遞,看哪組籃球在手里保持的時間最長不落地。師:“同學們現在休息一下,每個人拿一個籃球坐在地上嘗試靠在籃球上,不讓球滾掉,可以慢慢躺下去雙腳不要離開地面,雙手在身體兩側保持平衡,你們的身體感覺舒適嗎?”通過讓學生參與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鍛煉動力。
快樂體育最初是由日本提出用來改革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我國積極學習并探索該教學理論的內涵,把快樂教學法應用到體育教育中,改變了傳統較為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體驗和感受,給學生更多自由的空間讓其自主體驗體育帶來的樂趣。因此教師應該以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水平為依據,采取有針對性的快樂體育教學方法進行體育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獲得更愉快的學習體驗,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培養熱愛運動的體育意識,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盡量安排負荷量較小的運動,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適當增加難度,讓學生能夠從體育活動中習得運動技巧,從學習中體驗體育帶來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跳繩時,在學生了解并運用跳繩的多種跳法如單腳跳和雙腳跳等基礎之上,要讓學生獲取快樂的體驗,利用教師已有的教學經驗對教學過程進行改變和創新:在跳繩運動開始之前通過播放輕松的音樂組織學生做韻律操這項準備活動,使學生的身體得到完全伸展;在運動后播放“幸福拍手歌”引導學生做拉伸活動,使肌肉回到放松狀態,消除運動過后的疲憊讓身體感覺舒適,逐漸從課堂中獲得快樂的感受。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要積極堅持體育教育的理念,以使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得到快速發展為教學目的,創新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創建輕松愉快的體育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舒適感,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運動技能和技巧,不斷優化體育課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