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峰 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
技能遷移規律是指,在動作技能教學的過程中出現的動作技能之間會出現的相互之間的促進和干擾現象。通俗易懂來講就是,當人們學習一個新的東西的時候總是會在潛意識中去尋找自己之前學過的相似或相同的概念,然后仿照概念進行理解,然后再認同、接受。在武術運動中有很多的動作不僅有一定的難度也十分相似,不僅需要練習者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訓練,還需要練習者全身的靈活配合,對于初學者來說是有一定的困難的,而能過技能遷移規律,能有效降低武術學習的難度,十分值得在高校武術教學中進行應用嘗試。
技能遷移規律是指兩種及以上種類的動作技能可以相互影響,當兩種技能的相似點越多,已知的知識記憶就越深刻,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導致動作之間相互影響,即動作之間產生遷移現象。技能遷移規律是一把雙刃劍,其雖然對學生運動技能學習和掌握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可能會阻礙著學生動作技術的臨場應用。技能遷移規律一共主要分為兩種的形式:一是、正遷移,它是說,已知的運動技能知識對新學的運動技能知識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二是、負遷移,即學生在學習心動作技能時,感到與之前學習的知識很相似,然后產生混淆,對學習新的技能起到阻礙作用。綜合分析,上述兩種遷移方式在武術學習中都非常重要,在高校武術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利用正遷移,有效規避負遷移,使得學生溫故知新,提高學習興趣,促進學習進步。
大學生對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好,所以說,他們在學習新事物時,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學習中,理解掌握知識的程度是十分重要的,有專家研究得出結論:人們對某項技能的原理、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掌握這項技能的速度和效果是成正比的。所以說,武術指導的相關理論課程的開設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武術理論課上可以對下一次的技術課要學習的技術技巧通過觀看視頻、觀看比賽等方式進行講解并點撥重難點,這樣學生就能對武術教學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從而在技術課上提高學生武術動作的遷移效率。
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提高武術技能的動作遷移。同時,如果想要達到武術動作遷移效率的逐步提升,也必須要重視對大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鍛煉,要多鍛煉大學生的速度、爆發力并保持能力的穩定性。當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鍛煉和提升之后,學生學習新的武術動作就會越容易。這需要高校教師在武術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安排適當的與武術訓練有關的素質練習,比如:步行轉換、跳躍等等。這樣的方法,一方面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還能為學生運用技能遷移規律來學習武術提供很大的幫助。
課程安排的順序對大學生的學習武術有很大的影響。所在高校武教學安排中,教師應該遵循按遷移性質分類的原則,要深入研究高校武術教材以及全部的教學內容,要盡可能的不要把相互具有干擾作用的內容安排到一起,要積極促進正遷移的實現,才使得整個武術教學過程盡可能的科學化合理化。
輔助訓練和誘導訓練在武術教學中是教師經常使用且非常重要的培養方式。輔助訓練,是武術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完成某一項特定的任務動作之前而進行的一系列有幫助性的活動,比如:在彈跳之前,要先讓學生在踏板前的起跳動作并要求反復練習,讓學生感受起跳時的發力以及起步的過程,促進學生技能的正遷移。誘導訓練,是當教學的內容難度系數比較高,不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技能遷移規律,先從簡單基礎的動作做起,然后慢慢地向復雜動作延伸。這樣向有難度的動作的良性遷移,會有利于大學生更好地學習武術。
曾有學者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在聯系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把技能不同的目的、要求和練習的方法等等多方面進行對比,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避免技能之間的相互干擾。當清楚的認識到技術的基本概念和重點,就能夠有明確的目標向下進行,促進技能的正遷移,然后盡快掌握其他技能。各種體育運動之間都有很多的相似的地方,在高校武術教學中也應該運用對比的方法來進行分析,通過合理運用方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形象的描述來展現抽象的對比,然后找到新舊知識技能的共通之處,來促進學生武術技能遷移;再去尋找出不同之處,來合理分析出干擾項和有利項,分清輕重緩急,合理教學。
技能遷移規律的合理利用對高校的武術教學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它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武術教學效率,促進高校武術教學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通過對相近知識的學習,它能有效減輕大學生對復雜武術套路學習的難度,同時還可以減輕大學生學習武術的畏難情緒,提高大學生學習武術興趣。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可以加強大學生的生活教育,增多大學生學習經驗的積累,這樣的教學方式十分值得在高校武術教學中大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