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霞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9-082-01
摘 要 企業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同時,企業內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企業的必修課程,而在多數企業中,雖然已經展開了思想政治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中說服力不強成為該工作展開過程中的首要問題,也成為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展開的難點,為促進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展開,本文針對說服力的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 企業 思想政治工作 說服力
多數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展開的并不順利,集中問題體現在說服力不強上。這會嚴重弱化企業開展此工作的意義,甚至會引發企業員工的不良情緒,某種程度上講也會阻礙企業的發展。所以,新時期背景下,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說服力的方法成為該項工作順利展開的重點與難點。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思想政治工作從表層意義上講,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將其運用于新時代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是以重要思想為指導,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幫助企業員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正確的黨性和思想覺悟,此工作歸屬于政治工作范疇。
二、提升企業思想政工作說服力的方法
(一)以尊重為根本,展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時期下,展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要點在于具有說服性,而說服性的根本在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心,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意義、引導意義、啟發意義。
首先,人在社會活動中,最基本的需求是尊重、理解和關心。在企業這個大環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展開也是建立在企業社交圈、以人為對象的基礎上,所以這就成為提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說服力的基礎。
其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員工的教育意義,而此過程不應該是空洞、虛無縹渺的。將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員工的日常工作、生活相結合,切實體現出企業的人文主義精神,這會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有說服力。
最后,企業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的重點在于加強員工道德修養的同時,使員工具備正確的政治站位意識,使之在重大的政治關頭,與我黨同心同德,具備奉獻精神。使企業員工具備這樣的道德素養,企業除了大量的政治理念宣貫外,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的細微工作——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心。在此基礎上,關鍵時刻的正確引導才能具備作用。
(二)健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機制
新時期下,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說服力的有效方法,還包括健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機制,在充分調動企業員工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備說服力。
首先,企業領導以身作則,自身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的同時,能夠為企業員工起表率作用,并獲取員工的極大信任。在工作中,始終以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積極進取,在工作中無私奉獻,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不移,在急難險重面前身先士卒。將自己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充分展示給廣大員工,起到表率作用,才能使企業開展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時,更具溫度感,更具說服力。
其次,增加企業內部先進事跡、典型人物的表彰,并建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參與積極性,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比拼、相互趕超的良好氛圍。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員工的相互學習、不斷趕超發展成一種工作常態;日常工作中廣泛征集企業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例會匯報機制,為員工提供日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政治思想互動的有效窗口,提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參與度,健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激勵機制的同時,有效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
(三)提升員工參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熱情
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應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參與熱情。舉辦涵蓋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例如思想政治相關的互動學習,通過增加互動和交流的形式,讓思想政治工作具備切實的教育意義。在互動過程中,使員工感受新時期下的國家發展新動向、政治新思想,并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感觸,實現政治思想觀念的共鳴,在參與中,使員工獲得歸屬感、認同感、自身價值感。顯然,當員工對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高度參與熱情的情況下,該工作自然具備說服力,也能收到更大的教育意義。
三、結語
出于多因素考慮,多數企業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提升該工作效率,本文提出在新時期下以尊重為根本;健全激勵機制;提升員工參與熱情幾方面,有效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以達到在增強企業員工凝聚力的同時,有效提升企業自身的戰斗力。
參考文獻:
[1]朱新現.論新常態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和感召力[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3):89-92.
[2]任林波.新時期下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說服力的方法[J].智庫時代,2019(40):22+26.
[3]李榮.論思想政治工作說服力的結構形態[J].赤子(上中旬),2017(07):36.
[4]韓英杰.淺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J].石油政工研究,2016(05):56-58.
[5]鹿存瑞.如何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實處[J].中外企業家,2015(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