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林 周保元 李莉

[摘要] 目的 探討翻轉課堂模式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臨床醫學生92名,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6名,研究組46名。對照組的學生以傳統方式進行教學,而研究組的學生則以反向課堂模式進行教學。結果 對照組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分為(79.58±4.21)分,明顯低于研究組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分(89.67±5.0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學生的知識掌握度評分為(82.69±4.18)分,明顯低于研究組學生的知識掌握度評分(92.14±3.5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總滿意率為84.78%,明顯低于研究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總滿意率95.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外科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充分激發,自主探究的興趣更強。
[關鍵詞] 翻轉課堂;外科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8(c)-014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 surgery teaching. Methods 92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46 in the study group.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in the traditional way, while thos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taught in the reverse classroom mode. Results The learning interest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79.58±4.21)poi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search group(89.67±5.04)point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knowledge mastery scor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82.69±4.18)point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92.14±3.50)points, the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4.7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95.65%(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surgical teach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has been fully stimulated, and their interest in independent inquiry is stronger.
[Key words] Flip classroom; Surgery teaching; Application
隨著醫學技術的創新,外科學的特點也不斷變化[1]。教學理念也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培育出素質更強的學生[2]。外科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視,因其治療方式普遍都是手術。該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臨床醫學生92名,旨在探討翻轉課堂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臨床醫學生92名,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6名,研究組46名。對照組中男21名,女25名,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14±0.92)歲。研究組中男24名,女22名,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54±0.73)歲。將兩組的年齡和性別等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學生按照傳統教學方式授課,教師按照教學設計完成授課,并進行針對性講解。研究組學生采取翻轉課堂模式授課,教師在課程教授之前將本節中的重點知識結合案例制作成簡短的視頻。讓學生在課前根據視頻進行自學。在教堂授課時與學生進行互動以討論的形式總結案例中的要點內容并進行補充講解。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度評分。采用該院自制的評分表進行統計,得分越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得越好。②比較兩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評價,采取匿名的方式填寫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評價標準為很好和良好以及不喜歡3種。總滿意率=很好率+良好率。
1.4 ?統計方法
采取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的掌握度評分
對照組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分為(79.58±4.21)分,明顯低于研究組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分(89.67±5.0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學生的知識掌握度評分為(82.69±4.18)分,明顯低于研究組學生的知識掌握度評分(92.14±3.5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評價
對照組中有7名學生對傳統教學方式不喜歡,23名學生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評價為良好,16名學生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評價為很好。研究組中有2名學生不喜歡翻轉課堂教學,15名對翻轉課堂教學的評價為良好,29名對翻轉課堂教學的評價為很好。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總滿意率為84.78%,明顯低于研究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總滿意率95.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外科學的傳統教學方式之中,學生基本都屬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3],自主學習的動力不強。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則將學生放在了教育的主體位置,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主動地進行課程學習[4],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而翻轉課堂的教育模式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對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很大作用,這與當前地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
該次研究顯示,使用翻轉課堂模式教學的研究組學生,其學習興趣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度都要明顯優于使用傳統教學方式教學的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說明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授課形式可以有效的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并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升,進而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也得到良好的激發[5]。同時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方式,學生的接受度也更高,更愿意接受此種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研究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總滿意率要明顯高于對照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翻轉課堂模式在外科學教學中應用時,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學生對該教學方式的接受度也更高。
綜上所述,在外科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充分激發,自主探究的興趣更強。
[參考文獻]
[1] ?王科峰,李艷君,宋彥,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泌尿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7,19(3):231-233.
[2] ?劉鵬,茹官璞,李燕燕,等.翻轉課堂在高職外科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4):1831-1833.
[3] ?劉愛華,劉麗華.翻轉課堂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2(6):56-57.
[4] ?佚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神經外科疾病教學應用的初步研究[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8,8(5):16-20.
[5] ?范學科.“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教學中價值和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4(21):133-134.
(收稿日期: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