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摘 要面向學生是開放式教學的本質也是重點,教師的引導在其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把目光放在所有學生上,兼顧所有學生,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進步。互動也是開放式教學的一大特點,師生相互學習,相互進步。達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開放式課堂;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4-0132-01
小學數學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往往有很多學生產生學習越來越吃力的感受,進而對于數學產生厭倦或者抵觸心理。教師要及時認識到這一點,隨著學習深度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實施開放式教學,使學生對數學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進而也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實現有效教學。
一、開放教學,打破束縛
當下,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教學策略也越來越多,在計算機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明顯已經跟不上時代。廣大的教師群眾也應該擺正姿態,跟隨信息時代的潮流開放教學,打破束縛。創作貼近生活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一)開放教學內容。在小學教學中課本是非常重要的,課本合理的規劃了學習目標以及學習任務,最適合小學生進行英語入門,但同時,在開放式的英語教學中不能只著眼于課本,而是要在一定條件下做一些合適的增刪。這樣既可以完成學習內容,又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一舉兩得。如學到“Hobbies”時,不要拘泥于課本中人物的對話,適當地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并將所提及的單詞及語法總結出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在英語中體驗生活。激發更多的學習興趣,用真情實景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二)開放教學活動。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活動無非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雙向互動,不僅不能讓學生牢記知識點,甚至還會讓學生失去學英語的興趣。而開放式的英語教學旨在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開放教學活動是勢在必行的。開放活動也就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思維廣了,知識面也就廣了。
(三)開放課堂。傳統的英語教學局限在教室里,其實這是不必要的。教室也好戶外也好,都只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場所罷了,前文提到了做游戲這一新型教學活動。從這里入手,就可以發現教學活動可以不局限在傳統的教室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起到增強體質的效果。
(四)開放課后作業。作業可以鞏固學生課上學習的內容,并且可以為第二天的學習做鋪墊,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傳統的課后作業只注重學生筆頭上的作業而忽視了學生的說與聽。筆頭上的作業確實可以最大限度的鞏固課上的內容,但是這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固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應該把一部分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提供想法,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出題的感覺,更好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作業的構成應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造生活場景,讓學生將英語自然的運用到生活中。
二、開放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注意結合學生實際
小學生正是活潑好動,思維發散的年紀。學生的注意力可能不會長時間的集中,這就需要教師平和心性,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來盡量減少注意力不集中帶來的影響。
教師是否能夠利用學生的這些特性,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是對教師水平的一個檢測。如學生的求知欲很強,教師便可以將英語教育貫穿到生活常識中,但是要注意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到英語上。學生的思維發散,正好可以利用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擴展詞匯。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通過適時的休息來幫助學生放松,逐漸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時長。在課堂上,由學生自己來提問,老師主要負責答疑和組織活動,并且負責為學生提供基本的素材與需要用到的單詞,讓學生來主導課堂,來發問,來做學習的主人,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注意創建英語情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寫作固然重要。但交流更為重要的,教師應該做的就是為學生創建一個場景,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促進。盡可能的貼近生活,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創建一個語言環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更能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如老師可以給學生一個主題如“Holiday”之類,學生就可以以這個主題為中心,將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學生不光可以說自己所了解的節日,也可以說自己與家人是如何過節的。在如此貼近生活語言環境中,學生可以沒有負擔的去發表自己的想法,學習新的詞匯與語法,甚至可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班級的凝聚力
三、結束語
在開放式的英語教學中,課堂的中心始終是學生,只有真正的讓學生站在課堂的中心,感受課堂的節奏,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汲取知識。教師在課堂中把自己的地位放到和學生平等的地位上,真切的體會學生的要求,將節奏放慢,讓學生在課堂合作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徐賀.小學英語開放式課外作業的有效設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