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峰 徐啟銘 南陽農業職業學院
多球訓練是一種重要的羽毛球訓練方法,這一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競技水平,教師可在訓練實踐中向學生演示擊球技巧動作,逐步增強學生實戰能力。另外,多球訓練可充分調動學生肌肉組織,使其掌握發力要領,能利用較少體能達到最佳擊球效果。因此,要加大對羽毛球教學中多球訓練方法實際運用的研究,以便加強羽毛球教學和學生運動發展間的聯系。
多球訓練在羽毛球訓練中較為常見,是指指導人員在場地一側持續發球,受訓運動員在另一側不斷擊球。采取這一訓練手段,能實現單一技術動作或組織技術動作的練習目的,加強訓練效果,逐步提高運動員擊球水平。從羽毛球技術動作角度看,通常將訓練方法分成平高球、劈吊球、殺球等,引進多球訓練法,為多種擊球技術同時訓練提供了條件,如網前擊球和殺球技術的同時訓練,網前和吊球技術的結合訓練等。除此之外,多球訓練法運用靈活性較好,可根據受訓者實際水平,適當調整發球速度和數量,由此調節羽毛球訓練強度,提高訓練方式的科學性。使受訓人員在連續性的訓練系統中掌握擊球技巧,并增強其有氧及無氧代謝能力。例如,當發球數量為10-30顆且發球速度較快時,進行的多球訓練可提升運動員的無氧代謝能力,而當發球量增加到100顆以上后,對運動員有氧代謝能力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多球訓練法在羽毛球教學中的運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幫助受訓者深入理解技術動作。大多數學習者在剛接觸羽毛球運動時,不能準確掌握技術動作和肌肉發力點,并且由于部分人自身協調素質差,在實際訓練中將出現肢體不協調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應優先選擇多球訓練法,在持續訓練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動作技巧的理解,改正錯誤的擊球習慣動作,從而保障學生羽毛球技術動作規范性;二是提高擊球命中率。當訓練中采取一對一訓練方式,在提升擊球命中率上的作用有限。而通過多球練習能提高受訓者反應能力、敏捷性和動作靈活性,通過擊球速度的變化來調節受訓者移動速度,加大了訓練強度,要求受訓者在快速移動和擊球。隨著擊球速度和數量的增加,將增強學生運動能力,使其在重復訓練中熟練掌握動作,最終實現自動反應的目的[1]。三是幫助受訓者具備技戰術能力。羽毛球技戰術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對手技術水平和戰術形式來進行,選擇恰當的擊球技術動作,最終取得比賽勝利。羽毛球戰術是遵循一定規律的,需要運動員充分掌握和利用技戰術,是羽毛球訓練時要重點考慮的內容,因此在進行擊球訓練時,需要注重受訓者實踐經驗的積累。單純的一對一教學法不利于學生進行連續性練習,在戰術意識培養上還存在不足。但多球訓練模式下,能保證訓練連續性,在重復練習中加深學生對羽毛球技術的認知。例如,通過改變發球運動軌道,使學生進行不定點擊球、定點擊球和回路等擊球路線的練習,逐步加強受訓者戰術意識,使其能在看到來球時快速判斷擊球點和擊球戰術。
從以上闡述可知,利用多球訓練法,能極大程度提升羽毛球教學水平,將羽毛球訓練和學生運動能力培養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提高學生技戰術能力、擊球準確率和身體素質等多個方面有著重要意義。下面將具體分析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多球訓練的運用,以便保證教學活動有序展開。
多球訓練方法的合理安排,提高訓練針對性是強化訓練效果的關鍵,往往能取得理想的練習效果。多球訓練法是多樣化的,應根據受訓者實際水平和身體素質好壞,采取相應的訓練手段,進而保證多球訓練在教學實踐中的有效利用。上述訓練理念的落實,不僅能增強學生技戰術能力,還能加深學生技術動作的理解,使其形成技戰術意識。協調利用多種多球訓練手段,能有效加強學生擊球控制水平和擊球穩定性,當學生投入到不同訓練場景中,可切實感受羽毛技術動作的運用特點。另外,采用多球訓練法時,要求結合學生身體素質條件,控制訓練強度,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受訓者提供適當的訓練計劃。例如,面對初學者,應將多球訓練目標設定成提高學生技術動作規范性和穩定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多種多樣的擊球動作,使學生在訓練中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培養其羽毛球練習興趣。而對于擊球能力提升快的學生而言,要重點關注其體能練習,避免出現體能和技術脫節的問題。
羽毛球訓練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在進行多球訓練時要保證休息和間隔時間的科學安排,保證學生身體素質能支持訓練方案的有效執行,在學生可接受的訓練強度基礎上實現有效訓練。在羽毛球教學中采用多球訓練法,相對來講練習節奏更快,要想保障訓練效果,有必要注重間歇長短的把控[2]。在訓練實踐中,合作練習的訓練間歇時間一般比個人練習間隔時間短,是因為練習強度有所降低。而在個人長時間反復練習中,應適當增加間歇時長,以免導致運動損傷。隨著我國羽毛球多球訓練經驗的不斷豐富,為多球訓練的科學實施提供了借鑒,指導人員可針對不同訓練方法、不同訓練動作及目標,適當調節訓練間歇長短,提高了訓練靈活性,可保障多球訓練有效性。
在羽毛球運動中,要求運動員具備一定反應能力,以便保證擊球成功率。反應速度練習往往貫穿在羽毛球其他方面的訓練中,如在手感訓練和步伐訓練中,都體現出反應速度訓練內容,并且上述訓練效果較好的運動員,一般具有較強的反應意識,另外反應快、動作敏捷的學生,在其他形式的訓練中有著明顯優勢。因此,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需要做到多球訓練法在反應速度練習中的有效運用。事實上,良好的反應速度是體育運動需要的根本素質之一,尤其在羽毛球競賽中,運動員擊球技術水平和擊球命中率一定程度是由反應速度決定的。實際運用多球訓練法時,通常采取以下難度更大的訓練方式,如學生在場地一側背對指導人員,陪練員發球后向學生傳遞信號,要求學生在獲取信號到擊球這段時間,快速找準正確的擊球點擊中來球。利用上述方式,能調動學生身體各部分能力,使其反應能力是逐步提高的。
實際進行羽毛球訓練時,應保證訓練方案滿足學生速度、力量、爆發力、腦力等能力全面發展的要求。長期以來,運動訓練和體能、技術培養聯系緊密,體能好的羽毛球運動員相對來講技戰術掌握能力強,但體能差的學生不利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3]。因此,需要結合訓練要求和目的,將體能訓練自然結合到多球訓練中,保證訓練方法能調動學生興趣,達到較好的訓練成效。合理的訓練計劃,能提高學生興奮性,使其在訓練活動中運用較多運動單元,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能,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隨著人們運動技術的創新完善,比賽時間越來越長,要想取得最終的比賽勝利,羽毛球訓練逐漸轉變到選手耐力素質培養上。例如,在多球訓練中加大對學生耐力和速度的培養,當學生掌握挑球、擊高遠球等技巧后,教師在場地依次發出網前球和高遠球,通過控制發球數量和速度,逐步培養學生速度和來球判斷能力,在科學訓練中提高學生羽毛球運動水平。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環境下,羽毛球教學在學生發展中的重要性進一步突顯,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關鍵在于教學方法的科學選用。其中多球訓練法在羽毛球教學中體現出較好適用性,能提高訓練成效,促使學生快速掌握技術動作。另外,運用多球訓練法有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在反復訓練中培養學生運動興趣,達到羽毛球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