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佰剛 長白山池西區第一小學校
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較為低下。但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涌現到我們的眼前,游戲教學法就是其中的一種,教師將游戲教學運用到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將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還可以強化學生的體質,促使他們體會到學習與生活的聯系。
在以往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普遍會根據體育教材內容的三維目標開展教學活動,以至于降低了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鑒于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的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具體而言,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普遍喜歡游戲,這就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合理的運用游戲,激發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體育積極性,改變其對體育枯燥、乏味的標簽。
例如在教學“跑步”時,教師就可以將小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并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按照湖南衛視電視臺“奔跑吧,兄弟”中撕名牌游戲,借此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當然,教師還可以在游戲開始前,為學生講解游戲規則或者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游戲環節,如,“撕名牌”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為E、F、R、K等組,并為他們各組學生身上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簽,鼓勵各小組學生,盡最大的能力跑向對方,將對方身上的標簽撕下。通過這樣的教學,除了可以寓教于樂,還可以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這門學科的游戲,從而將體育學科的魅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體育教師在教學“跳遠”過程中,發現小學生普遍感覺跳遠是一項辛苦的體育活動,甚至部分學生在跳遠課上總是無精打采的,不利于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基于此,小學體育教師在“跳遠”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可以正確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并可以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精神。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先為學生示范跳遠游戲規則,并在此基礎上將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性格、性別、身體素質等方面分成若干個小組,每一組4個人,引導各組學生開展“跳遠接龍”游戲,跳的最遠的一組將獲得最終的勝利。總的來說,“跳遠接龍”主要是指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后,引導各組學生先派出第一名學生跳遠,在第一名學生跳完后,第二名學生在第一名學生跳遠的落點為起點繼續向前跳,在第二名學生跳完后,第三名學生在第二名學生跳遠的落點為起點繼續向前跳,一直第四名學生跳遠的落點為終點。跳的最遠的一組為勝利方。這樣的跳遠教學,不僅可以將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還可以促使他們可以全身心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跳繩是一項一個人或者多人都可以運動的活動。另外,跳繩還是一項極佳的健體運動,除了可以有效的訓練個人的反應和能力以外,還利于他們保持個人體態。然而,現階段我國體育教師在“跳繩”教學中,只注重傳授學生正確的跳繩姿勢,之后讓他們自行練習。長此以往,小學生就會對體育學習失去興趣,不利于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將跳繩和游戲相結合,借此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借此促使小學生感受到體育帶來他們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跳繩”時,為了促使學生可以在跳繩過程中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并可以懂得跳繩在中國具有歷史悠久的歷史。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先向學生示范正確的跳繩姿勢,并告訴他們在跳繩中的注意事項,進而幫助他們可以正確掌握跳繩的姿勢。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按照抽簽的順序開始比賽順序,并在此基礎上給每一個參賽隊足夠的時間練習,最后引導各組學生派出2人擺繩,其余的人跳繩,當然每次跳繩中斷后需要重新開始,得分最高者勝利。
總而言之,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將游戲有效的應用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使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應合理地應用體育游戲,從而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他們今后的體育學習鋪墊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