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平
(貴州省習水縣仙源鎮毛坪完小 貴州 遵義 564600)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與人間的交流日益頻繁,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才能創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人與人的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提高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要想提高交際能力,迅速融入到社會生活當中,必然要盡快提高自己的口際交際能力。因此,利用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成為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主要任務,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引進新型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小學生在學習中更看重的是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只有教師積極營造這類環境,才可以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成長?,F階段很多小學生在課堂上會產生緊張的情緒,也會因為缺乏自信不敢正視教師,即便是被叫起來回答問題,表達也不流暢,因此要求語文教師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比如,利用教學小游戲營造出愉悅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放下心理包袱,特別針對性格內向又不善于表現自己的學生給予啟發和激勵[1]。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課堂提問最重要的就是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這個過程也應該重視對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師應該格外重視課堂提問環節的合理利用,采取適當的措施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堂提問環節,需要重視相關問題難易程度的把握,通過適當的分析將不同的問題分配給不同的學生。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給予幫助和鼓勵,讓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一些問題,由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提升相應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也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在思考的時候觀察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適當啟發和點撥,讓他們的自信心得以增強。針對不敢講話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讓他們的觀點闡述出來,在課堂之上積極地展示自己。
在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中,教師要側重于實踐情境的創建。因為對于很多小學生,在家里與爸爸、媽媽、鄰居小伙伴就交流的非常好,而在學校時,就不愿意更多的與他人交流表達。針對于這種情況,如果我們創建一個與實際生活一樣的情境,就會讓小學生愿意表達,口語交際能力會得到很好的鍛煉。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實例,積極創設生活情境,讓小學生能夠很快的感同身受,有參與交流的欲望,自然而然地進行口語表達,這樣也利于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能夠鍛煉學生們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有很多,如分角色朗讀課文和敘述故事情節等。因為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無需自己組織語言,只是利用課本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思考的成分少之又少,學生更愿意以這樣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從中感受到樂趣。敘述故事情節也是一個有效的措施,通過對課文故事的進一步復述,可以讓學生對文章大意有深刻的了解,然后積極利用自己組織的語言將故事講出來。通過這個敘述故事的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幫助學生提升口語交際水平。
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注意根據學生性格特點而因材施教。小學生的課堂中,有一部分學生天生性格就愛說愛笑,就比較愛發言,愛表達。而有一部分學生天生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愛說話,所以上課時也不太愛發言。這種情況下,有些教師就經常讓那些愛發言的小學生表達,口語交際的能力就得到更多的培養和鍛煉,而那些不愛發言的小同學,也越來越不愛表達。長此以往,在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方面,小學生的水平就參差不齊。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從根本上解決,性格是天生的,而培養一定是后天的,這些都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來完成。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不能受先天性格的影響,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方案,循序漸近地對引導學生張口,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2]。長此以往,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對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應該本著更加科學化與多元化的方式進行。要注重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必須在一定情境之下進行的評價,這樣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評價本身的目的也不是單純為了分數,而是為了小學生的能力培養與發展。通過這個評價體系,是為了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而不應該起到負面的作用。所以,針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其相應的教充評價體系一定要科學化。
總之,口語交際活動是一種雙向的或多向互動的思維交流行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我們的教育體制更需要深度改革,在語文考試體系中納入口語交際能力的考核評價,以考促教,以教促學,從而最終實現通過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