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燕
(酒泉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甘肅 酒泉735000)
隨著城鄉經濟一體化步伐的邁進,地處城鄉接合部的農村初級中學大部分成功轉型為城市學校。與學校轉型前相比,信息來源更加廣泛便捷,學校在硬件、軟件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經費,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但學生的學習狀況卻沒有相應好轉,反而各科學困生的存在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尤其以英語學科突出。
一是家庭的影響。城鄉接合部學校一般處于城市和農兩種教育環境相連的地段,生源背景較為復雜。雖然學生們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疏于管理卻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大部分城鄉接合部的學生都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當中,家長們大都無法為孩子提供一個正常的學習生活環境,更何況是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學習環境要求更高。由此可見,不良的家庭氛圍是造成英語學困生增多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是學校、教師、同學的態度。城鄉接合部學生由于家庭的原因,無法與家長溝通和交流,更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與老師同學一起度過的,所以尤其渴望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關愛和鼓勵。他們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一方面內心極度自卑,脆弱而又敏感;另一方面卻又表現出一種叛逆和自負。所以缺乏教師和同學的關心和鼓勵也是 “成就”英語學困生不容忽視的因素。
三是學生自身的因素。雖然專家和教師們總結了大量的英語學習技巧,點開“百度”各種學好英語的方法指導也是應有盡有,但要學好一門外語,歸根結底離不開死記強背,多聽多說和反復練習運用。而大多數英語學困生在學習上或多或少存在學習熱情不高、自控力差、學習習慣不好、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等問題,加之城鄉接合部學生均缺少和諧穩定的家庭學習環境、家長不能給予孩子正面的支持與鼓勵等實際問題,導致英語學習不能向家庭有效地延伸,英語學習自然困難重重。
城鄉接合部學校特殊的地理、社會環境,家庭、學校乃至學生個人的諸多因素交織,甚至多科學習困難,那么怎樣才能有效發揮英語學科的自身魅力,挖掘學生潛能,促進學生思想轉化,幫助城鄉接合部學校英語學困生逐步走出學習困境呢?
一是心理疏導,讓孩子感受愛和陽光。任何人都需要理解、需要愛、需要尊重,需要得到公正的對待,學困生對這方面的要求更強烈、更執著。城鄉接合部的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的復雜性,導致他們較農村孩子多了些成熟,比城市孩子平添了許多世故,所以假如教師認為蜻蜓點水、例行公事般地幾句表揚,不痛不癢的關心和問候就是愛和理解的話,只能引發他們更強烈的反感與叛逆。教師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教師真誠的愛,讓他們從內心深處信任老師,從感情上依靠老師,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自然而然就喜歡英語這門學科,走出學習困境就只是方法和時間的問題了。
二是找準閃光點,讓孩子感受鼓勵與賞識。能夠面面俱優的孩子是極少數的,而一無是處的孩子更是少有,城鄉接合部學困生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他們身上肯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優點,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愛護學困生,在教育過程中做到揚長避短。有些學生雖然英語成績很不理想,但體育可能是他們的強項,音樂可能是他們的專長,樂于助人可能是他們的美德,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多觀察、多了解、多調查,多組織活動,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放大,盡量讓他們享受到鼓勵和賞識的喜悅、成功的體驗,進而使這個閃光點成為他們進步的源泉。
三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感受科學有序的學習樂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者說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英語學困生學習困難的重要因素,我們要把兩種情況綜合起來分析,不能孤立看待。新課程積極倡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與技能,做到“會學”“善學”,長此以往,才能形成穩定的學習習慣。
總之,城鄉接合部英語學困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我們要注意充分給予學困生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健康的心態。家校合力,培養他們的成就感、自信心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讓學生真正用感官和心靈去體驗英語語言及其運用,從而逐步擺脫學習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