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 郭文舉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吳 建
在汽車維修企業職業病現狀評價過程中普遍存在兩大現象,一方面汽車維修企業職業健康管理機制不完善,職業健康知識教育培訓滯后甚至被忽視,防護設施不足,個體防護用品參差不齊、不符合規范;另一方面,汽車維修企業員工職業健康知識匱乏,在工作過程中不正確佩戴甚至不戴防護用品,使得員工的身心健康易遭受有害物質的侵害。汽車類職業院校的畢業生也同樣面臨相同的問題,即剛入職的畢業生對職業健康知識了解匱乏,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使得畢業生很容易受到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侵害,也缺乏職業健康正當權益的維護意識。因此把職業健康教育融入汽車類職業院校實訓教學環節,對畢業生預防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侵害有著重要的意義。
汽車維修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是化學物質中的一氧化碳、錳煙塵、甲醇、丁醇等;有機溶劑中的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物理因素中的電焊煙塵、砂輪磨塵和噪聲等。汽車維修企業中的職業危害崗位主要是烘漆、噴漆、調漆、焊接、鈑金、發動機油路清洗等。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成為消費熱點,也同時帶動了汽車維修行業的快速發展。汽車維修企業中的機電維修、鈑金、涂漆等崗位都涉及到職業危害,例如電焊作業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電焊煙塵、金屬錳及其化合物、金屬鋅及其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氟化物、臭氧、紫外輻射,可導致汽車維修人員發生電焊工塵肺、錳中毒及中毒性呼吸系統疾病、電光性眼炎等多種職業病;噴漆作業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苯及其化合物、酯類化合物等有機溶劑,其中苯是國際公認的致癌物質,可引起白血病;機電維修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汽車尾氣、汽油揮發物、有機溶劑揮發物、各類清洗劑、汽車養護化學品等;另外,噪聲、粉塵、燃潤油、各類清洗劑、黏合劑等也都是職業病危害因素,上述危害因素均會不同程度地引發職業病,影響勞動者的身體健康,由此可見汽車維修中的職業危害不容忽視。
我國越來越重視勞動者的職業健康,并為此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規來督促企業重視開展職業健康教育、加強職業健康防護設施建設、加強個人勞動防護工作。然而,企業普遍存在職業健康管理機制不完善,對員工的職業健康培訓投入力度小、不重視等情況,車間缺少配套的防護設施;由于企業管理人員自身職業健康知識的短缺,從而造成為員工購買的個體防護用品參差不齊、防護不對應情況,如用防塵口罩代替防毒口罩,用一次性口罩或面紗口罩代替防塵口罩。加上員工的職業健康意識比較薄弱,獲取職業健康知識渠道有限,對個體防護意識不足,普遍存在個體防護用品佩戴不正確或不戴防護用品的情況。由此可見在企業中開展職業健康教育的意義重大。
我國目前有10大類132種職業病,第1類是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19種),第2類是職業性皮膚病(9種),第3類是職業性眼病(3種),第4類是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種),第5類是職業性化學中毒(60種),第6類是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7種),第7類是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1種),第8類是職業性傳染病(5種),第9類是職業性腫瘤(11種),第10類是其他職業病(3種)。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每年有大量職業院校的畢業生進入到各級各類企業,成為企業員工。汽車類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的企業一般為機械機電、汽車維修(機電維修、鈑金、涂漆等)、汽車配件、汽車檢測、汽車用品、二手車、汽車保險、交通運輸、汽車制造、汽車零配件制造、汽車報廢、電子電工、安全防護等行業,這些行業生產普遍存在噪聲、高溫、工頻電場等危害因素的物理因素;總塵、呼塵導致塵肺病的粉塵危害因素;金屬化合物、油漆中芳香烴類化合物、飽和脂肪族酯類化合物等導致職業性化學中毒的有害因素;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物等導致職業性肺病的有害因素。汽車類職業院校目前大多涵蓋汽車裝配與制造、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運用與維修、車身修復、車身涂裝、汽車營銷、汽車零部件制造等各類專業,學生在實訓時也會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如機械專業學生在實訓時會接觸車床、鉆床、銑床、磨床、線切割等機床設備的噪聲,金工實習會接觸金屬粉塵、噪聲;汽車專業學生在鈑金實訓會接觸打磨產生的粉塵、噪聲,涂裝實訓會接觸到噴槍噴漆噪聲、各種油漆溶劑中含的芳香烴類、飽和脂肪族酯類化學有害物質,機電維修實習會接觸到汽車尾氣、清洗劑揮發物、各種油類和汽車用品;電氣學生實訓會接觸到焊接時的各種金屬煙塵、工頻電場;同時相關監管部門缺少對學校實訓場所職業健康管理的監管監督,學生目前對所從事實訓工作及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沒有足夠的急救常識。如果學校未建立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制度,未對這些實訓學生進行必要的職業健康教育,學生將會因職業健康知識的貧乏而遭受職業危害。同時,學校管理者對職業健康知識了解甚少,將會缺乏對學生的職業健康采取保護措施的意識和自覺性,這也是造成職業病危害原因之一。因此,職業健康教育對于提高學校負責人和學生的職業健康知識水平、職業病防護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把職業健康教育融入實訓教學環節有著切實可行的實施性和必要性。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中對職業健康教育非常重視。首先,職業健康是澳大利亞教師資格培訓內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師必須首先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此外,在有關職業技能的認證評估方面,職業健康與安全也是考核的內容之一。澳大利亞在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方面的成效與其教育管理體制密切相關,對于各行業技能,都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在相關的技能標準中,都有職業健康與安全方面的內容。根據技能標準中的要求,參與培訓或考核的人員必須了解本行業可能存在的對操作者健康或對環境的各種危害因素,以及如何規范操作以避免造成健康和生命方面的損害。從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亞職業健康教育已在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全面開展,并取得很不錯的效果,因此把職業健康教育在汽車類職業院校實訓教學環節展開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汽車類職業院校實訓場所存在職業健康危害因素,因此應該將汽車類職業院校實訓基地按照汽車維修企業維修車間模式進行職業健康教育和防護打造規劃,如汽車類職業院校實訓基地應按照《防護設施》《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基本要求》的標準進行打造,為開展職業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生產車間氛圍。學生參加實訓時,應按照《個體防護》要求進行防護,應根據不同的實訓項目,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實訓時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侵害,同時把職業健康知識融入實訓教學環節有著切實可行的示范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大學生是日后企業、單位的技術或管理的骨干和中堅力量,他們的職業健康水平對整個社會的職業健康實施推動有重大影響。
油漆里的芳香族化合物基本都是對人體有害的,且一般都是可燃物,對于油漆工來說,應避免通過呼吸道吸入及避免皮膚接觸油漆或溶劑。首先要做好通風,在工作地點,盡量把所有門窗都打開,保證空氣流通;其次是要戴口罩,最好是活性炭口罩,這樣能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質;第三要穿防化服,雖然嘴上有口罩,皮膚也會呼吸,并把有害物質吸到體內。油漆工要多吃水果蔬菜進行排毒。下面以汽車涂裝實訓項目為例,介紹職業健康防護方案。
(1)工程措施。工作場所要保持充分通風以確保蒸汽、粉塵濃度低于職業接觸限值。應配備緊急洗眼設施和毛巾;施工區域應避免使用未加保護的照明裝置,消除任何火源,使用的電器設備應符合有關標準要求(防爆);要對噴烤漆房進行綠色改造,建議采取機械通風設施。任何防護都是有限的,為了員工的健康,建議企業改善工作環境和工藝,盡量通過機械化手段完成工藝。
(2)衛生措施。在接觸油漆產品后應在進餐、吸煙、如廁、下班前徹底清洗雙手、手臂和面部。
(3)儲存與處置。油漆含有的溶劑蒸氣比重大于空氣,并會沿地面擴散;溶劑蒸氣可能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要注意防止溶劑蒸氣的濃度高于工作場所安全限值;在運輸、傾倒、轉移產品時應使用接地裝置,消除操作過程中產生的靜電;使用的工具不可產生火花;皮膚應盡可能避免與含有環氧和胺的產品接觸,否則可能引起過敏性反應;要避免吸入蒸氣、粉塵和漆霧;要避免油漆與皮膚和眼睛接觸;生產、貯存、施工區域嚴禁吸煙和飲食。
(4)個人防護措施。油漆工的個人防護措施如下。
1)工作中可能弄臟手的情況下必須佩帶手套。
2)應穿戴可完全覆蓋身體的防護工作服以避免皮膚與油漆等直接接觸。接觸溶劑組分的蒸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如導致黏膜及呼吸系統發炎,并對腎臟、肝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通過皮膚吸收溶劑可能造成以上問題,并出現頭痛、惡心、頭暈、疲勞、乏力的癥狀,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失去知覺。長期或反復接觸產品可能引起皮膚失去油脂,變干,并由于通過皮膚對溶劑的吸收引起過敏。
3)確保選擇經許可或驗證合格的防護用品。
4)呼吸防護。防毒口罩可對粉塵和有毒氣體進行過濾,來預防有毒氣體對人體的傷害,特殊情況下需使用送風式面罩。當工作區域通風不足,對施工工程中不產生氣溶膠的刷涂/輥涂作業,佩帶半罩或全罩的A型氣體過濾防毒面具;在砂磨作業時,佩帶P型顆粒過濾防毒面具;在噴涂作業和長期持續的工作環境中,應佩帶可供空氣的防毒面具(如可提供新鮮壓縮空氣的強力空氣凈化面具)。如果不慎吸入油漆,應將人移至空氣新鮮處,并注意保暖和休息;如呼吸困難、不規則或呼吸停止,則應由訓練有素人員進行人工呼吸或提供氧氣;不可喂食任何東西;如失去知覺,使其保持安全姿勢并就醫。
5)皮膚與身體防護。含有環氧和胺的產品可引起皮膚紊亂,如過敏性濕疹,短暫接觸,就會出現過敏。因此要穿戴合適的防護服,噴涂作業時必須穿好防護服。如果皮膚接觸到了油漆,則應脫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用肥皂與水徹底清洗皮膚,或使用認可的皮膚清潔劑清洗。不可使用溶劑或稀釋劑。
6)手部防護。要佩帶適當的防護手套,避免有毒物質與人身體直接接觸。隔離性防護霜可有助于保護曝露在外面的皮膚,但皮膚一旦已經曝露,則不應再使用防護霜。防護霜不能替代手套。應咨詢防護手套供應商,根據具體工作環境情況選擇手套類型。
7)眼部防護。油漆噴涂過程中呈霧狀,如濺入眼睛,可能引起發炎等,因此應使用防護眼罩。面罩或戴有側罩的安全防護眼鏡。
油漆工的安全防護注意事項如下。
1)油漆作業場地和庫房嚴禁煙火。操作者應熟悉滅火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要保持工作環境的衛生與通風。浸漆、噴漆量較大的連續作業線,必須安設抽風罩和廢漆處理裝置。操作時必須戴防毒口罩或送風呼吸器。
3)高處作業應扎好高空安全帶,防止滑跌。在噴烤漆房內進行噴涂作業,必須采取有效通風措施或戴通風面具。
4)在油漆作業場所10 m以內,不準進行電焊、切割等明火作業。
5)需油漆、噴漆的工件,應放置穩固,擺放整齊。
6)帶電設備和配電箱周圍1 m內,不準進行噴漆作業。在裝配試車地點進行工作,要間隔一定距離。嚴禁在運轉的設備上刷漆或噴漆。噴漆操作時,必須戴好防毒口罩或面具。
7)打光除毛刺時,要戴防毒口罩和防護眼罩,要經常檢查錘柄是否牢固,對面不準站人。手提式砂輪必須有防護罩,操作者要戴膠皮手套。
8)調配含有鉛粉或溶劑揮發濃度較大的油漆時,應戴防毒面具。禁止用汽油和香蕉水洗手。
9)溶劑和油漆在車間的儲備量不許超過2天的用量,并且要放在陰涼的地方。
10)空氣壓縮機要有人專管,開機時應遵守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程,并經常檢查、加油,不準超壓使用。工作完畢,應將儲氣罐內的余氣放出,斷開電源。
職業病的防治和其他疾病的防治具有不同之處,職業病可以預防但難以治療。如職業病占比70%以上的塵肺病,得了塵肺病難以根治,幾乎等死;職業性化學中毒有的可以治療,有的根治不了。職業病重在預防,要從源頭開始控制,職業病是人為性的,所以要規范用工行為,規范作業行為,通過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術措施,實施綜合防治策略才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如何從源頭上控制,避免或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員工的侵害,預防職業病發生,是當前開展職業健康教育面臨的亟待解決重要問題,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職業健康知識教育,加強職業健康管理法律法規文件執行力力度成為當前解決預防問題的關鍵,把職業健康教育前移至汽車類職業院校教育中是有效預防職業病發生的長遠目標及普及職業健康知識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