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春
(浙江省杭州市景成實驗學校 浙江 杭州 310000)
小學高段正處于一個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學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階段,尤其是在語文寫作道路上能不能發展出自身的語言特點和有較高的寫作能力就要取決于這一敏感的培養期。在小學,學生經過了看圖寫話等一系列低段的語文寫作之后,就要進行高段寫作的培養了。高段寫作主要是寫一些簡單的記敘文,想象文,要寫入自己的獨特感受并且要能夠主動和他人交換修改。就現在的高段寫作課堂反應來看,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協作能力很強,對人物的外貌,性格特點有較高的把握能力,對自己的感受能夠表達出來,而寫作能力較低的學生對這方面就沒有這樣的感悟,因此,面對寫作能力不同的學生,一致的教學計劃不僅可能會滿足不了那些寫作能力強的學生而且還會使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得不到提升,對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寫作能力制作不同的教學計劃,來達到提高全體學生的寫作能力。基于此,本文將從三個方面論述在差異教學下小學高段語文寫作能力的策略。
教師在進行語文高段寫作能力的培養時,首先要對學生的基本寫作能力進行測驗,了解學生差異,在知曉每位學生的寫作能力前提下,有針對性的對一些學生制作不同的教學計劃。當然,教師不能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強弱只停留在開始的測驗時期,在今后的寫作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觀察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和主動性,觀察學生有沒有上課開小差,有沒有融入課堂,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和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很好的消化和思考,然后定期的進行寫作測驗,讓教師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成長有一個密切的關注。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材為例,老師在上完《走遍天下書為旅》這篇文章時,可以布置一篇寫自己和書的故事的作文,要求學生字數要達到400字,其余不限。老師通過觀看學生的這篇寫作,可以大致了解學生在學做方面的差異,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注意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多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在寫作方面的想法,提高他們在寫作課程上面的注意力,督促他們在課堂上面的行為,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教師在高段寫作能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個體化差異較大,教師想要在短短一節課的時間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這個難度是很大的。但是,這個難度正是差異教學的本質所在。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來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差異教學模式主要是老師根據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實際情況,布置難度不一定寫作內容。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教師在講完《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布置一篇寫作內容,內容為自己釣魚經歷及啟示,要求寫作能力好的學生能刻畫出自己的心理活動,對周邊環境進行細致描寫,字數要求五百字;對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要求可以降低,只要求他們把釣魚的過程細致描寫出來就行,字數要求三到四百字,教師通過這種方式,既滿足和加強了高能力學生的寫作要求和能力,也提升了低能力的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全體學生的寫作能力都能夠得到加強。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鞏固和加強學生的學習基礎。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讓寫作能力好的學生幫助寫作能力差的學生,分享他們的寫作方法,從他們那里學習到寫作經驗來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每位學生的寫作能力,合理分配每位小成員,讓一個小組中能力好的和能力較差的均勻分配,在每次寫作練習之后,可以相互交流,讓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了解一篇好的作文是什么樣子的,并能夠總結小組成員的方法,完善自身的寫作能力。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教程為例,在《難忘的一課》講授完畢后,教師可以分組,布置一片寫作,內容為自己難忘的一課,寫完后各個成員相互交換作文,觀看對方的作文,這個過程可以讓同學們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寫作水平,促進自身寫作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差異教學可以有效的培養小學生的高段寫作能力,讓寫作能力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不僅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寫作道路上的實際情況,也為今后的語文寫作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要積極運用差異教學的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