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蕓 銅陵市人民小學
小學生體育教學的發展,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創新教學成為當下教學的主流問題,如何在諸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中選擇和組織可行有效的教學安排,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班化教學內容和形式的不斷的推陳出新,使得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更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本人從事多年的小學體育教學,根據小班化教學的特點,不斷摸索和嘗試,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并取得較好的效果。
對列隊行的變化是教學形式的創新的一個嘗試,在每次小班教學的安排中,通過這樣的組織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新鮮感和好奇心,進而激發少年兒童的學習的熱情和情趣。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利用小班化教學人少的優勢,在組織形式的安排上,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孩子們主動參與隊形的變化,給予他們主動性去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從練習中找到自我的成就感和收獲。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全程跟蹤和監控學生完成的情況和進度,一旦發現孩子們難以解決的問題,就上前給予一定的提示或動作指示,留給他們一定的思考空間。這樣更加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能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在這樣的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都擔任著重要的角色。教師需要全程的指導和幫助,但這樣的幫助和指導是有選擇性的,需要教師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兼顧并重。
根據小班分組教學的特點,課程內容的設置對組織形式提出較高的要求,不但需要組織形式多樣性,還不缺乏趣聞性和娛樂性,不能過于簡單和單一。這樣才能保證通過小組學習的安排,不斷滿足學生的需求和要求,也能達成教學任務和教學指標。
按照此種方式進行教學分組,更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加能體現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愛好。分組人數和組織形式沒有限制,就能更加自由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這樣的分組形式,更能促成他們在組織活動的環節中,更加默契,更能創造出屬于他們的歡愉的氛圍,增加組員之間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這樣分組方式更加體現分組教學的針對性。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每名學生的個人狀況,熟悉每名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技術水平,以及健康狀況等。在進行分組前,進行優、中、差的劃分,并以此均衡每小組的好差搭配,這樣才能保證在學習中通過組員間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在團隊跳繩的活動中,這樣的分組,保證了技術差在教師和隊友的幫助下,好的學生給予指導和幫助,達到共同提高的目標。
這種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就是需要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并在教學中進行區別對待。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不同的組別的要求不同,有針對性的設置教學目標,進而保障不同層次教學小組的學生能學習相應水平技術能力和創造力,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小班化教學的課程設置的主旨是把教師的主動性轉向為學生為主導,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加寬廣的空間和時間。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環節,教師給予學生更加寬泛的空間和環境,讓每個參與的學生成為教學實施的對象也是組織者。在課程的具體活動開始前,教師需要主動的去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動上來,并在特定的學生難以認知或者較為困難的環節,教師和學生互動參與,共同串聯教學過程。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均衡每位學生的學習機會和展示自我的空間。例如:在課的結束部分,讓每位學生說說自己對本次課的感受和看法,并對隊友或者組員進行評價。教師并針對每名學生的看法和點評,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評價,讓每名參與的學生都能感覺參與到活動中的快樂和收獲。又比如:在韻律活動教學活動環節,教師設置特定的語言情景或者氛圍,或者以特定的游戲為活動開端,在游戲中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動作展示或者節拍演示等。這樣就能讓每位學生找到在集體中的存在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才能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依此增進他們的自信心。
音樂是體育教學中很好的輔助,一個活動,創設一個特定的音樂情景,能很好的引領學生的思維和激發他們的興趣。比如:低年級的小朋友以動物為主題的運動操,可以播放不同動物的音樂背景音樂,比如《小兔子》、《兩只老虎》、《大象》等音樂,讓他們隨著音樂,跟著節拍,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語言。老師在前面進行領操,讓學生保持跟上音樂節奏,引領他們進入音樂的情境。在這樣一個輕松自在的氛圍內,學生才可以充分發揮出他們的天性,才能把動物演繹的栩栩如生。
在新的課改的推動下,新的時期,需要有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形態。小班化體育教學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也將面臨一定的挑戰,我們體育教師,也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創新,不斷優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使得我們體育課程安排更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