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曉 曲阜師范大學
1995年我國國務院正式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全民健身計劃以全體國民為實施對象,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及“學校體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礎”的思想。
全民健身的開展是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同時也是增強國民體質,提升國民生活質量的必要途徑。隨著全民健身的開展,醫療體育也成為越來越受人們關注和重視的一種鍛煉手段,突出體現了體育活動的醫療性質和功能。體育社會化、體育終身化和體育生活化是當今世界體育發展的主要形勢,體育人才的培養則向著體育復合型人才、體育創新型人才和體育適應性人才方向不斷發展。高校尤其是體育類專業院校是體育人才培養的培養搖籃,為社會和我國體育事業培養和輸出大量體育人才。當前對于醫療體育與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較少,在醫療體育愈來愈受重視的發展勢頭下,研究培養體育人才與開展醫療體育課程的必要關系是很重要的。
通過中國知網查閱大量有關醫療體育的文獻資料,為本文寫作提供理論幫助。
通過向醫療體育和學校的體育專家學者咨詢請教,獲取論文寫作需要的重要意見和相關資料。
通過對醫療體育和體育人才培養的相關資料的歸納總結,分析醫療體育課程與體育人才培養的必要性關系。
1.醫療體育的含義
醫療體育又稱“體育醫療”“體療”,是一種醫療性質的體育類活動,以醫治疾病為目的,運用體育鍛煉的活動手段,通過專門身體練習,將身體活動與意識引導、呼吸節奏、推拿按摩等傳統保健方法相結合,達到促進身心健康,身體機能恢復,強健體魄治病防病的效果。醫療體育包含的內容多樣,主要有傳統的導引、拳術、醫療體操等,如我國戰國時期的“二禽戲”、莊子發展的導引術、西晉華佗創編的“五禽戲”等。
2.醫療體育的功能
醫療體育可以提高機體防治疾病的能力;醫療體育可以活躍代謝和免疫功能,增強體質;醫療體育對于功能障礙有顯著療效;醫療體育可以發展代償功能,盡量恢復活動和勞動能力;醫療體育可以扭轉患者情緒低落,悲傷失望的情緒,有助于疾病的治療。
1.醫療體育課程的開展現狀
目前大部分高等體育院系對于傳統體育課程、康復體育課程的開設極少,醫療體育相關教學內容十分缺乏,對于特殊人群體育鍛煉的相關知識甚至是一片空白。相當大一部分體育系學生對于醫療體育的基礎知識,如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技術療法等學科知識的學習意識淡薄,缺乏系統性和延續性教育學習,學生對醫療體育相關知識了解情況較差,無法有針對性地指導群眾體育鍛煉和開展醫療體育活動。以上這些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高校體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將來應對社會發展和市場人才需求的能力。
2.醫療體育活動開展即醫療體育應用現狀
日常的體育鍛煉及病后康復鍛煉在一些發達國家是十分流行且十分受重視的。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全民健身計劃的推進,我國居民自我健身意識逐步增強。目前,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健身鍛煉意識水平都獲得了巨大進步。但是,對于如何正確地、科學地、合理地安排鍛煉計劃和參與體育活動還存在知識盲點,鍛煉活動具有盲目性,對醫療體育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參加醫療體育活動的頻率不高。造成這種社會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從事社會體育指導的工作人員數量缺乏,甚至可以說是稀缺人才,社會體育指導員是開展居民社會體育知道的主要力量,專業體育教師也承擔一部分社會體育指導的責任和義務,這是新時期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社會體育指導人才稀缺,還存在知識系統不完善,對體育的社會功能及生理功能認識淺薄,醫療體育相關知識技能的培養欠缺,適用于實際中的體育指導知識缺乏,以至于醫療體育相關體育活動開展頻度低,發展水平滯后。
1.現階段,我國高校對醫療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出現重技術輕理論的問題。在上課授課中,授課方式方法單一,不能靈活多變,理論與知識不能相互結合。另外,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欠缺是阻礙醫療體育發展的原因之一,沒有社會體育指導員會導致人民群眾在日常的運動中出現各種損傷,使運動者們不在信任體育運動。
2.在高校學習醫療體育時,我們應該加強醫療體育基礎知識的學習、加強體育教學與醫療體育的聯系、加強學生社會適應和實踐能力。有體育學院和醫學院的院校中應該讓兩學院的學生交換上課。只有這樣才能使體育與醫學有機結合,達到相互促進,利國利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