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升龍
(浙江省縉云縣盤溪中學 浙江 縉云 321400)
體育訓練,不是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人,這個道理,體育教師都是懂的,但如何在體育訓練中既提高訓練成績又幫助其樹立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祖國,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努力奮斗的精神,我們要有意識地運用體育訓練中滲透德育教育,加強中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在參加體育訓練過程中增強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情緒,提高品德,是每個體育教師都要做的事。
只有你的付出足夠讓人肯定你的價值,你就一定能比那些吝于付出的人得到更多。籃球之神——喬丹,在NBA休賽期,其他人都帶著家長朋友去休假的時候,他在健身房和籃球場揮汗如雨。在平時的籃球訓練中,學生總喜歡打半場,打比賽,讓他們練習運球,投籃等基礎動作時,總是一副“我會了”的表現(xiàn),真的在打比賽時,運球—“球丟”;投籃—“打鐵”。我有時讓他們看看《灌籃高手》,櫻木天賦這么好的運動員,教練都讓他在一邊練習運球,有時還開開小灶,練習投籃。
這個世界上,明白道理的人多,能落實的太少。真正能落實的人,基本都會成為某個鄰域中的佼佼者。在平時進行長跑訓練時,成績提高快的總是那幾個平時按要求完成的學生。我告訴我的學生,偷懶誰都會,誰都喜歡少做事情,多發(fā)錢,但是有這樣的好事嗎?訓練認真的同學就不知道累嗎?他們就是“傻的”。我想你們知道,成績要提高,就是靠訓練,只有認真訓練了,成績才可以提高快點。開始練習長跑,很多的同學“很怕”,其實,恐懼是我們想象出來的,是唯心的東西,我們一轉念,它便消失無蹤了。我們告訴學生“馬太效應”,告訴他們“強者會更強,弱者會更弱”,在根本上,懶惰源于恐懼。我們要克服它,因為恐懼是我們想象出來的,是唯心的東西,我們一轉念,它便消失無蹤了。
馬克·塞雷納在《二十五歲的世界》里說過:“當你覺得已經(jīng)太晚的時候,才是開始行動的最好時機。”體育訓練也是一樣的,如果都是老師叫你訓練,你才訓練,沒有達到我要訓練,成績的提高一點一定比自己積極主動訓練的同學提高的慢。平時訓練的時候,有的學生總是在說誰誰小學就開始訓練,誰誰成績那么好,我怎么可能追上他。我就和學生說說,自己以前訓練的事情,高一高二也是沒有明白自己為什么要訓練,為了運動會出“風頭”,為了體會把其他人落在后頭,心里充滿的那種驕傲的感覺。我承認當時我就是這樣的想法,但是這樣的想法沒有讓我全力以赴的去訓練。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對我們老師最大的褒獎。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卻也是對我們老師提出的要求。在訓練時我對學生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盡你自己的努力去做,做不好也沒關系!但是不準還沒盡力就說‘我不行!’,有時盡力,不如比別人更加努力”,對待工作我也是這樣,不管是怎么樣的工作,我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就算做不好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從中學習。我也要求我的學生這樣,在很多的時間,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還是不行,那就比別人更加努力。籃球,是一個需要多練的運動項目,一個人如果接觸的時候比你長,你要一下超過他,不太現(xiàn)實。因為這樣項目不是你盡力就行的,你要努力的訓練,你只有比他努力一點,利用你的努力,來彌補你時間上的缺陷。盡力,有時不如比別人更加努力,利用自己的努力,彌補時間上的不足。”談話之后,我感覺我的球隊,煥然一新,每個人都有事做,每個人都努力做著自己的事。
你想成為誰,決定了你會如何成就自己。不要再平庸里抱怨生活的不滿意,那就得費心費力地努力。有的人是豬,他要的是安逸;有的人是羊,他要的是安穩(wěn);有的人狼,他要的是力量。在訓練時,我時常告訴我的隊員們:絕境能吞噬弱者,同時也能造就強者。我們要成為強者,我們的對手是很強,他們訓練也很認真,但是我們要比他們更加的認真,我們要讓他們成就我們,我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我們的心里要有一個信念:杰出和平庸,并不在于天賦,也不在于機會,而是你有沒有努力,我們永遠奮斗在路上,讓將來的你,感謝現(xiàn)在拼命的自己。
在體育訓練中,處處都存在著德育因素,只要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認真思考,抓住機會,就能取得體育訓練和德育教育的雙贏效果。我們訓練隊就會呈現(xiàn)積極向上,努力奮進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