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泉
(廣西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雙橋小學 廣西 南寧 530100)
班主任負責班級的管理工作,是班級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給予了班主任更多的任務,需要班主任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發展。創新主題班會能夠使班主任充分理解學生的思想和感情,了解到學生近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有針對性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目前,很多學校沒有將德育教育融入到主題班會中,班會內容制定的也不全面,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開展班會的過程中沒有清晰的流程和明確的目標,無法體現出主題班會的教育意義。主題班會需要有核心的主題,班主任圍繞這一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才能夠是學生的思想達成一致。有些班主任在組織主體班會時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沒有選擇學生有困擾、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探討,無法激發學生對主題班會的興趣和熱情。其次,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成長問題,在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也存在差異,很多班主任在開展主題班會時沒有考慮到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情況,運用單一的形式和內容開展班會,無法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多數情況下都是由班主任主導主題班會,為學生講述班會內容,沒有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缺乏了與學生的交互,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班會中。
2.1 加強對主題班會的認識。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班主任應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加強對主題班會的認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實現主題班會的創新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教育體系的發展。在設計創新性的主題班會的過程中,班主任應改變以往在班會中的主導和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評價和指導班會活動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發展。設計主題班會內容的過程中,班主任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發揮自身的創新意識,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班會活動,有效提升主題班會的效果。
2.2 設計多元化的主題班會形式。想要實現主題班會的創新就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改變單一的班會形式,設計多元化的主題班會,體現出主題班會的差異性,使學生開展有效性的班會活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弱,班主任可以通過趣味性的主題班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例如可以組織根據班會主題編排小品、開展朗讀比賽、組織小游戲等等,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主題班會中,積極表現自身的特長。對于年級較高的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相對較高,班主任可以采用理性化的班會形式,如開展演講比賽、辯論會、聽證會、模擬生活中的事例等形式創新主題班會,促進德育教育在主題班會中的滲透,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班主任還可以組織互動性質的主題班會,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如讓學生進行交流匯報、交流會、讀書分享會等暢談類的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實現主題班會的創新。
2.3 注重主題班會的效果評價。班會評價是主題班會中重要的環節,在結束主題班會活動后班主任可以根據班會立意、班會氛圍、活動表現、效果總結等多方面進行反思和點評,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提出意見,以此來獲得效果反饋。另外還可以通過座談會和與學生談話的形式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感受,及時發現主題班會中的問題。為了了解到主題班會的真實效果,班主任要做到跟進工作,注意觀察學生的改變,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共同聯系,了解到學生回家后的表現,總結出主題班會的經驗和不足,對主題班會的創新進行調整和修改,以此來提高主題班會的效果,使學生獲得健康的發展,增強創新性主題班會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主題班會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品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想要實現主題班會的創新,班主任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全面認識主題班會的作用,設計多樣化的班會形式,增強主題班會的針對性,重視主題班會的評價,及時進行反思,獲得學生的反饋,不斷完善主題班會的內容形式,實現主題班會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