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斌
(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學校 四川 峨眉山 614200)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傳統的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教學模式上也要進行更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制定更加明確的教學任務,科學和有效地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在實際教學當中逐漸培養學生進行自我引導、自我強化和自我學習。由于英語是一門外來科目,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與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高低成正比,所以在新時期背景下探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的語言越來越被廣泛地應用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英語的使用頻率和使用的區域也越來越更加廣泛。初中英語作為學生系統、完善、深入地接收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奠定英語語言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良好的方法對于學生是否能夠掌握更好的英語知識有著密切聯系。基于英語的工具性和語言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夠更好的掌握一門語言。所以在英語學習當中,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1]。一方面學生在具備了相應的自主學習能力之后,能夠有意識的去對相關的英語知識進行了解,比如所學習到的英語知識背后的英語文化背景,主動的去探究英語的人文知識點,從而構造自身較高的英語素養;另一方面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在學習一些新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將自身以往所掌握的舊的英語知識進行整合和提煉,形成固有的知識構架,將零散的知識點組建成適合自身學習和當前英語學習需要的知識體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信心,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初中整個英語教學工作質量的提升。
在明確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之后,相關教學工作者就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在教學當中逐漸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2.1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能力的養成要先從學生的習慣入手,只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逐漸演變成為學生的這些能力,而且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終身受益,在這種學習習慣一下進行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技能。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著重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當中運用這種英語習慣不斷的擴大自身的英語視野,發展自己的英語思維。比如每教學完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要強調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查閱資料,摘抄與該節內容相關的一些英語句子,進而匯總成摘抄筆錄,可以對這些語錄進行記憶和背誦,以豐富學生的英語寫作素材,讓學生能夠在有空閑的時間,隨手翻翻自己所匯總的語錄,不僅能夠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養成隨手記錄和學習英語的習慣,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主動積極的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英語知識,掌握英語知識。
2.2 教會學生英語學習方法。學生只要掌握了英語的學習方法,就能夠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運用這種方法,當學生運用這種方法感到英語學習有效輕松,那么學生就會將這種英語學習方法變成自己的技能。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要注重加強對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教學[2]。比如在學習單詞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單詞的后綴以及演變進行單詞的拓展教學,或者是通過原單詞的含義進行衍生性的變化,讓學生能夠通過一個單詞向多個單詞進行發散學習,找到英語單詞詞匯的規律,比如準確地找出詞匯添加后綴后詞性或詞義的變化規律。只有讓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生才能夠主動積極的去學習英語,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教學目標,相關教學工作者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教會學生英語的正確學習方法,逐漸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