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
(貴州省桐梓縣坡渡鎮回龍小學 貴州 桐梓 563200)
能夠讓學生樂學是一種教學的高度,需要教師將教學的要求與學生的需求進行結合,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的任務。樂學,主要就是讓學生愿意學、喜歡學,對學習有一定的熱情,能夠對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做為教學的主要內容。
隨著教育的發展,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更新,填鴨式、滿堂灌式的教學弊端也逐漸的被教育工作者們所了解,學習應該是一種由心而生的一種思想,并不是只按照教師給出的框架和條例去執行。樂學不僅是一種學習態度,更是高效課堂的具體體現,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重視興趣的培養,讓學生樂學、主動學已經成為新時期教育的新思路,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否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關系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也關系著學生是否能真正的了解知識、運用知識,學生只有在對學習產生興趣之后,才會集中學習的注意力,對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究。
2.1 構建起充滿趣味性和新鮮感的數學課堂,推動學生‘樂學’。對小學時期的數學來說,富有新意和充滿趣味性的課堂,對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從而有效解決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問題,有效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推動學生積極自主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在平時實踐教學時教師因善于將生活中的情景和元素運用到數學課堂當中來,使學生在一個熟悉的真實的情境當中獲得知識,滿足學生形象思維活躍的實際需求,比如,可設置貼近生活的真實情境或者充滿新鮮和趣味的小故事,同時再合理利用教學教具以及多媒體設備等多種形式,讓小學生在充滿新鮮和趣味的課堂上高效率的學習知識。例如,在講解《認識一百以內數字》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和音樂播放功能向學生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鐘表的表盤、汽車車牌以及撲克牌等生活中常見物品,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所熟悉常見的物體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在引導學生觀察和認識這些物體上的數字,學生慢慢會發現這些數字都在十以內,怎么沒有更大的一些數字呢?學生就會產生疑問從而有效引發學生求知欲望,從而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后續的學習中來。同時,應在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更好的獲得知識。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通過設置多種不同形式的數學游戲將原本枯燥抽象的數學教學變的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愛上數學真正的實現‘樂學’。
2.2 教師應主動與學生展開心靈上的交流和互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促使學生‘樂學’。在實踐教學中以及和學生主動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都是因為喜歡這個學科的老師而愛上這門學科并努力的學好這門學科,從而爭取獲得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表揚。如果學生對講授這門課程的老師從主觀意識上存在反感情緒,那么也一定不會喜歡這位教師所負責教學的學科。所以,想要使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這門學科,真正的實現對數學的‘樂學’,教師就必須和學生打成一片,放下身段主動與學生互動交流,真誠的情感和態度與學生談心使學生充分的信任自己,構建起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與學生構建良好和諧關系方法具體可通過以下辦法實現。(1)教師應以愛感動學生。想要與學生真正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教師必須做到以一顆炙熱的愛心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應向自己的孩子一樣,使他們感受到如同父母一樣的愛,特別是小學生天真純潔,教師真誠的愛也一定能夠獲得學生及時良好的情感反饋,從而為構建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奠定堅實基礎;(2)教師應做到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學生個體間必然存在差異性,教師千萬不要以分數論英雄,不能只關注優等生而忽視差等生。應做到平等公正的對待班級的每位學生,并應多給予后進生鼓勵從而引導其樹立數學學習自信心,使其體會到教師并沒有放棄自己強化學生學習意識調動數學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感情,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樂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