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萍
(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實驗小學 遼寧 盤錦 124000)
新課程改革后,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如,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聯系實際生活,將數學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以激發全體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完成任務,進一步提高學生積極性和自覺性。可見,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和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相關,并且,很多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教師應注重運用生活化教學,且在運用過程中要聯系生活講解知識點,以使抽象的知識生活化、具體化,便于學生深入理解生活化的知識點,且在理解基礎上,學生更加容易掌握、記憶課程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以及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說明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法的重要性。
例如:學習“100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我們去文具店、商店、超市買東西,根據商品的價格計算共需要支出多少錢,或者看到打折商品時,計算打折后的商品需要花費多少錢。而學生在課后也會積極計算自己購買的物品需要支出多少錢,進而使學生學以致用,同時促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得以提高。此外,學生對生活化的知識點非常感興趣,也會認真聽課、主動分析和思考知識,必然會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思考力,以及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
小學生對游戲比較感興趣,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興趣點運用游戲教學法,在運用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游戲環節,以引導學生開展游戲教學活動,進一步調動全體學生主動投入到游戲活動中表現自己、思考知識,進而使學生思維敏捷,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開展不同形式的游戲活動。
例如: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時,教師發放數字卡片,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數字“擺一擺”的游戲,游戲規則為學生需按照數字大小排序,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排序,即為獲勝,以此激發學生積極擺數字卡片,學生邊擺數字卡片邊思考數字的大小,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快速認識數字以及明確數字的大小,進而提升學生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各種能力。此外,通過運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因而,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開展游戲教學活動。
教師在運用探究性教學法時,應注重以學生為本,使全體學生積極探究、思考、分析知識,進一步活躍學生思維、集中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講解知識的同時,應預留充足時間引導學生探究數學知識,促使學生在探究中勤于思考和分析,進一步加強學生自主思考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例如: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展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圖形,之后引導學生探究不同圖形的特點和不同圖形的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性學習、探究性思考,且認真觀察不同的圖形,在仔細觀察過后,學生能夠自主總結不同圖形的特征、名稱、相似的地方和不同之處,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總結能力、探究能力,與此同時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
為了實現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目標,應注重運用任務教學法,教師可在課堂上先講解知識點,之后結合教學內容布置學習目標、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清楚要求和任務后,也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完成任務,并在此過程中積極歸納知識點。對此,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在激勵學生的同時,能夠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完成學習任務,不僅提升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同時也促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完成任務,以及在完成學習任務時,能夠使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扎實掌握知識點,必然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理解能力,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多元化教學法能夠調動全體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中探究、學習和分析,逐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增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講解知識點以外,還應重視落實多樣化的教學法,以此構建高效課堂,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