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偉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碧峰鎮中心小學 貴州 正安 563400)
很多體育教師采用滯后教學方式,過分關注體育技能的培養,沒有和學生建立互動關系,致使師生關系日趨冷漠。為了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發展目標,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給予學生自主空間,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
1.1 能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體育課對其是充滿吸引力的,因為該課程能夠讓其參與到各種充滿趣味的體育運動當中,不過因為主干課程造成了學生背負較為沉重的學業壓力,同時部分體育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難以讓學生產生興趣,從而導致課堂氛圍過于沉悶,學生也只是機械地完成教師要求其掌握的技術動作,如此一來,使得學生對于體育課程表現出參與熱情下降的趨勢。有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打造出同此種教學內容相匹配的特定情境,如此將通過情境的帶動作用,增強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熱情。
1.2 借助互動的形式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這個問題上,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意識到,這并非完全是文化課教師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體育課程同樣能夠幫助學生實現思維水平的增進。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通過巧妙地設計課上互動環節,以此作為提升學生思維敏銳度的方式。可以說,互動環節設計得是否得當,是否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是考量小學體育教師課程設計能力的重要標準。而且互動環節的設計,亦為小學體育教師提供了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
2.1 發揮教師示范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體育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身心健康素質,保持精力充沛和衣冠整潔,成為學生的示范標桿。教師以個人行為感染學生,可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同教師一樣的人。小學生處在成長的特殊階段,部分學生性格羞澀,膽子較小,缺乏行為模仿的勇氣。針對這些學生,教師需要對其進行鼓勵,為學生加油打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
2.2 豐富體育教學內容,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經常會面臨這樣的困擾:按照教材內容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部分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參與度相對較低。由于參與度較低,學生的身體機能沒有獲得發展,會對體育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看哪一教學環節存在不足,能否采取有效手段彌補教學的不足之處。在設計教學方法、配置教學內容時,教師應該挖掘學生的興趣,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保持體育學習的愉悅。
2.3 互尊互敬,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體育教育改革下,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時,在課堂前需要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全面的調差,根據學生身體情況安排教學內容,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在體育課堂中能夠快樂成長,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體育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所以,在新課改的作用下,體育教師必須依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教課。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中,基本為課外活動,導致學生之間出現了大量的斗毆事件,教師在此過程中必須保持中立,尊重任何一位學生。連接斗毆事件發展的經過,分別對斗毆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能夠握手言和,成為朋友。小學生之間的同學友誼是最為純粹的,不摻雜任何物質。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中,是有責任維護同學之間的感情的,在課堂中,教學需要轉變身份,以引導學生為主要目的,注重學生的內心感受,在發生問題時,必須要冷靜處理。避免有體罰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處罰,盡量的避免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出不和諧的因素。
2.4 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在體育課堂中,如果一直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體育教學,是學生成為完成自身任務的工具,那么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新教改的作用下,小學體育教育需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工具,促使學生在課堂中增加學習興趣,讓小學生的身體得到釋放。體育教師在的教學模式,能夠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所以,教師在課堂中,需要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體育教師是學生運動過程中的引導者,規范的做好每一步準備動作,對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未來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要為小學生的運動樹立良好的榜樣,并且在體育教學中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促使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激發小學生的體育興趣。
2.5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以往的教學中,課堂教學往往會因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單一等,削弱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學生通常會對課堂教學抱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也不愿意與教師進行溝通,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課堂與互動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2.6 實現課堂教學有效評價。在小學階段,學生喜歡通過自己的表現來獲取教師的表揚,而教師對學生正面積極的評價,也可以帶給學生一定的精神動力。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今后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運用激勵語言評價學生的方式,來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遵循“適時、適度、適地”原則,避免學生出現自傲情況影響教學進度。
綜上所述,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教學觀念已經無法適用于現階段的人才培養,而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對學生個人能力提升的限制也已經充分體現出來。因此,在今后教學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內容來實現教學設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通過深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使得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都可以進一步提升,促進學生身心發育,同時也為培養綜合性人才奠定有利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