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朓彪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珠岙鎮中心小學 浙江 三門 317100)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養成良好思考習慣,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優為重要。
對于數學思維來說,具體的含義如下,它是一種基于數學角度而產生的特殊性思維,它是學生對于數學學習過程中進行分析,而反映出來的一種體現。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就能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下,對于學生來說,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其今后的學習成長和日常生活。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在人生的基礎階段,其自身行為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認知多停留于膚淺的表面,看待事物缺乏大局觀念,這個時候,教師應對其合理指導,更好促進其思維能力提升,讓學生的思維能力由原先的單向發展變為多向發展,讓學生對事物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2.1 缺乏一定的自覺性。數學思維興趣和數學思維能力有著必然的聯系。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中,小學生的性格是非常活潑好動的,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小學生無法對于枯燥深奧的數學產生興趣。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自覺性,無法主動的去進行學習的探究活動,則數學思維訓練難于進行。
2.2 缺乏一定的批判性。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中,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注重于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說,自身的思考能力不會提高,缺少了獨立思考,也就缺少了一定的批判性。所以,必須克服以教師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教師牽著學生走的教學現象。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維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結構,自己動手、動腦。如果學生對于教師說的話都是盲目的聽從,沒有了自身的思維能力,也就沒有自身的思考能力。
2.3 缺乏一定的敏捷性。對于學生來說,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這些性格不同、特點不同的學生,思維敏捷性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他們在做題的時候,速度非常快,而有的學生,他們在做題的時候,反應就比較慢,這些都是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中存在的,對于學生來說,有些學生缺乏一定的敏捷性,也會體現在學生的數學知識理解和掌握上。對于學生來說,自身思維缺乏一定的敏捷性,在面對新知識時,無法和舊的知識相結合,形成一個融會貫通。
2.4 缺乏一定的全局觀念。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下,教師有時會發現,有些學生的身上,缺乏一定的全局觀念,具體的體現,就是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無法綜合而全面的考慮,經常只是片面的去考慮問題。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考慮了a條件而忽略了b條件,分析問題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3.1 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地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背后所代表的潛在含義,就是教師應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利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其擁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抽象性和邏輯性。因此這也需要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的邏輯能力,能把抽象性的事物變得直觀形象,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其更好的參與其中。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為其展示一個豐富的教學情境,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中的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豐富課堂上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形成對學生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例如,在學習《噸的認識》這一課文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對于這個計量單位有一個更為具體的認識,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個視頻,比如播放“曹沖稱象”的視頻,用哪個計量單位可以準確地表達出大象的體重?對于學生來說,自然都是知道大象的體重是非常重的,千克、克這兩種計量單位,對于大象來說不太適用,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困擾性。因此,教師可以在這時,引岀噸這個計量單位,讓學生充分的聯系實際,學會噸這個計量單位。
3.2 加強學生思維訓練,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下,教師應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心中所想,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切實的成長。對于學生來說,進行一定量的數學思維訓練,才能更好的提升其數學思維能力。通過一定程度上的思維訓練,加強學生的記憶點,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提高其數學能力。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下,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況,有的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好,自學能力比較強,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學生,布置一些較難的學習任務,而對那些學習基礎不好,學習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稍微簡單的學習任務,讓其可以更好的參與其中,不至于喪失學習的興趣,這樣才是真正的體現了有效教學的形式,有助于學生與教師建設一個數學高效課堂。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變換》這一課文內容時,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征概念。任何一個數學概念,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利用軸對稱的知識畫對稱圖形,這一部分內容對其來說過于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對于那些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自我學習,自己進行探究,然后教師再來指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和錯誤。
3.3 加強思維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多進行思維方法的指導,可以讓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如觀察、比較、分析、推理,這些都是可以借鑒的方法,教師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這些方法的使用,讓學生能學會自我運用,并且讓學生熟練掌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下,應利用一切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將抽象化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化、生動化以及形象化,讓學生對抽象知識可以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四邊形、梯形的各種實物,引導學生找出它們的邊和角各有什么共同點,然后抽象出圖形,并對圖形的特征作出概括,讓學生動手操作,將復雜的圖形變得簡單化。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學生才能更好的提高其數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在實踐中,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