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瑤 任永梅
(重慶市九龍坡區驛都實驗學校 重慶 九龍坡 400000)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小學階段正是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重視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正是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石,也是為未來的成功增加砝碼。因而,語言能力是我們提高素質、開發潛力的主要途徑,是我們駕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業成功的無價之寶,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徑。
1.1 什么是語言能力。這種能力表現在人能夠說出或理解前所未有的、合乎語法的語句,能夠辨析有歧義的語句、能夠判別表面形式相同而實際語義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實際語義相似的語句的掌握以及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的運用能力。
1.2 什么是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現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現代社會,由于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強,好口才越來越被認為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必備能力。它是指一個人語言的思辨能力、說話的表達能力和在語言交流中的應變能力。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聲的語言世界中,語言能力是每個人一生中極為重要的生存能力,語言交流的水平高低就是語商能力的高低。
2.1 本校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現狀。大部分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卻不盡人意,語言思路不清晰,詞不達意,說話吞吞吐吐,表達不自信。
2.2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意義。作為現代人,我們不僅要有新的思想和見解,還要在別人面前很好地表達出來;不僅要用自己的行為對社會做貢獻,還要用自己的語言去感染、說服別人。低年級兒童是學習語言表達的最佳時期,如果能在這一階段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培養、規范,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對他們今后的成長、學習、工作都是極其有益的。
3.1 親子、師生閱讀。老師引領,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對孩子進行學習語言的興趣培養。許多家長在生活中,已經開始培養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例如:給孩子講故事、聽故事碟片、找了一些孩子非常喜歡的內容,引導孩子表述或模仿。可以是動畫片中的角色對話,也可以是孩子喜歡的玩具、游戲等等。讓學生大膽與各位老師交往。有的同學生性比較膽小,不善于和陌生人交流。
3.2 在課堂教學中的口語表達。
(1)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表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此外,讓學生自己說說你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律,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說話。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2)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口語表達。主要是教師通過描述課文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與課本,課文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如學習了《玩具柜臺前的小男孩》一課后,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口語訓練片斷:售貨員阿姨回家給她的女兒講訴了這件事,她的女兒,在自己的玩具里選了一輛漂亮的小汽車,要送給小男孩。后來發生了什么事。學生眾說紛紜。這時,教師立即引導讓學生把話說完整。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學生想象見長,給學生創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3)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訓練口語表達。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內容,我采用不同的朗讀形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而這一點,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年齡還小,對不斷變化的對比鮮明的,能帶來愉快感的事物容易產生興趣。單一的朗讀方式只會使他們失去朗讀的興趣。因此,在指導朗讀時,要經常變化形式。如:(1)范讀。因為低年級學生模仿性強,范讀可以使學生在朗讀技巧上進行模仿。(2)齊讀。使較多的同學有朗讀的機會。
3.3 從閱讀走向自信的口語表達。(1)群文閱讀。讓孩子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知識的最大來源是書本,這句話說的真對,看書不但能培養孩子以后產生對學習的興趣,更能讓孩子清楚的了解書上是怎么表達語言的,是怎么描述一種事物的,你可以讓孩子先從學習卡片或是帶圖的圖書看起,以后慢慢的在看純文字的書,在書的選擇上經歷選擇一些知識面廣的,或是對人生積極的向上的書籍。通過大量閱讀,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表達,同時知識增多了,眼界開闊了,詞匯豐富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2)班級閱讀和針對性訓練。平時采用的方式有3+37,班級晨誦,午讀等。教師針對學生平時在表達時的一些問題,采取具體措施對孩子的自信和膽量進行訓練。
(3)班級演說比賽。以朗誦,演講,講故事(書上的故事或者自編故事)的形式開展活動。
總之,提高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的有計劃有方法地進行,作為小學教師,我們還要充分創設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環境和條件,訓練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以適應現實生活和未來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