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芳
(河南省商丘市實驗幼兒園 河南 商丘 476000)
在教育階段最為重要時期的小學時期,是語言學習的啟蒙時期,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是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階段,這個時期將國學經典誦讀課引入教學對于這個時期的學生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智慧的結晶。蘊含著世世代代先民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內涵。這些經典是承載世世代代寶貴文化遺產。小學語文課程中機引入經典誦讀課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時期學生基本上處于六歲左右,在古代將這一時期稱為開蒙之期。通過眾多的兒童心理學研究可以知道,這個時期的兒童的機械記憶能力非常強大。如果在這個時期引導他們接觸或誦讀經典文化典籍,就可以為他們以后的發展道路奠定一定的基礎,一個國家的未來在于少年時期的教育,基礎教育初始階段引導學生誦讀經典文化,是繼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學語文教學引入經典誦讀,順應教學規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
初始教育階段將經典誦讀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于培養這一階段學生的自身修養以及關注中華民族興衰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傳統經典可以滋養人的心靈。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奧意無窮。這些經典著作經歷千年是先民們對人生對社會自然、宇宙的感悟以及思索,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具有積極的啟迪意義。在這個時候,這個階段的學生,在誦讀“人之初,性本善”品味其中的質樸;感悟“弟子規,圣人訓”感受古人的教誨;讀“慈母手中線……”體會母子間的溫暖;讀“小兒不識月……”感受兒時的樂趣。經典可以讓他們打開自己的心靈之窗,敞開自己的心靈世界,并且與傳統文化建立起一種緊密的聯系,幫助他們走向更為廣闊的人生道路。
這些經典只是是古代人的思想以及感悟的實錄,其蘊含的文化底蘊極為深厚,誦讀經典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完善學生的知識構架,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從經典中學生可以讀到,從清明開始的二十四節氣;體會到重陽佳節家人團員的渴求。通過“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他們可以讀到人倫大意。在點點滴滴的閱讀中學生可以逐漸的積累,不斷的進步最終走向成功。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堅韌不拔毅力的民族,在傳承的千年經典當中承載著從古至今的氣度,從經典中我們能讀出古人寬厚博大的精神,從古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感悟人生理想,從舍生取義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激揚。從“先天下之憂而憂中……”可以感覺到古人的奉獻精神,從“父慈子孝中”可以領略到社會倫理的導向,從天人合一中可以感悟到人生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內涵,這些偉大的精神是小學階段學生道德體系建立的基礎,這也是誦讀經典課程的意義所。
小學年級段的學生可愛而充滿熱情。卻缺乏耐久,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將這些學生的特點融合起來,制定出確實有效的經典誦讀策略。
首先重視積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個時期的學生思維敏捷,記憶超強,是積累和背誦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誦讀方式。在誦讀的過程中,讓他們融入感情的進去,可以教會他們回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復習及法等,提升誦讀的效果。再者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記憶的最佳時間,以及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的背誦習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廣泛的接觸經典典籍,提升他們的誦讀率使學生感受到更為豐富和完善的知識體系。
強調誦讀的人文性。在誦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強化學生,對于誦讀內容的理解與感悟,這一時期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弱,教師應該進行適當的引導與啟發經典文化中精華部分,來洗滌學生的心靈,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經典中的背景和環境,在教學過程中這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給學生營造出,誦讀的環境,學生帶入到誦讀的意境當中去,讓學生享受誦讀經典的愉悅。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會最大限度的提升誦讀效率,通過對應的比賽、活動,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評價,由教師、班委和學生代表組成評委團,公正客觀地評選出“最美之聲”、“記憶大王”、“古代文化達人”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到誦讀中,激起學生誦讀的熱情,讓這一階段的誦讀課程更為高效的進行。
經典文學著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它啟發了一代一代的人精神,陶冶了新時期中華兒女的情操。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引入誦讀經典教學,可以完善這一時期學生的知識體系豐富學生的個人修養,可以培養出優秀的接班人,這一時期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將課程改革為動力,在新時期的教育政策引領下積極的制定出學習的方向,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以學生個人特點為基礎,積極的制定相應策略適應這個時期的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而提升小學階段誦讀課程的時效性,為祖國繁榮進步培養出,高質量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