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濤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勢在必行,課堂教學效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所出現的教學效果多少,即有效時間和實際時間的比值問題,當它比預計的效果大時,教學效率自然就高了。教學效率能夠反映教學目標實現的程度,通過它可以評價教學效果的高低、成功與否。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提高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教法研究
素質教育已提出二十年了,但很多教師還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上,課堂教學比較陳舊、單一、枯燥、乏味。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挖掘自身潛力,提高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下面就根據本人在教學中的嘗試談談這一問題。
一、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要預見學生通過學習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它導引學生的學習行為,也是教師教學的指導方向,只有按照教學目標教學,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一切的教學步驟和過程都是按照教學目標來實施操作的,它的作用非常重大。所以,教學目標制定不好、制定不科學,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實施及教學效率的提高。為了實現課堂高效率,我們必須制定科學、適用的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根據新課標深入分析課文情況,了解編者的意圖,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文章的思想感情,還有相關的一些教材資源等,以及分析研究怎樣實施各個教學環節,同時還要對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學情基礎,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這樣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理想的教學目標。每一篇文章的教學目標都要圍繞三維目標來設計,不能單一地注重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能力的培養,更不能忽視對學生思想品德修養的培養。三者必須要兼顧實行,這樣才能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我對朱自清《背影》一文的教學目標是這樣制定的:知識目標:學習理解并運用文章的質樸語言;能力目標:學會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找準對材料的切入點;情感目標:感恩父子深情。
二、提倡以學生為主體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弄清楚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教學的主體對象是誰,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師夸夸其談、口似懸河、滔滔不絕、大講特講,學生如“鴨子聽雷”一樣,乖乖地聽之任之,這樣的教學行為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一個答卷工具,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要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具有創新精神的新人,我們不能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去實施,要更新觀念,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我們要堅持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他們才是課堂教學主人,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教學,若是離開這個主線,我們所付出的越多失敗就越大,我們要很好地研究學生,研究他們的基礎狀況,他們能接受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通過什么樣的教學手段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比如,我執教《皇帝的新裝》一課時,先讓學生自讀,然后讓學生分析理解文章,接著分成小組,并讓每個小組選代表參加交流,讓他們根據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寫作意圖、文章的脈絡、從中得到什么樣的啟迪等,進行討論比拼,老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歸納。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效果也達到了最佳狀態。
三、走出課堂,拓展視野
語文是一門比較廣博的學科,學習范圍涉及古今中外,僅靠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遠遠不夠,它需要學生走出課堂,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去學習。所以,我們不是要教會學生“吃瓜子”,而是要教會他們如何“嗑瓜子”。我們一定要引導他們在學習課本的基礎上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閱讀那些文學作品。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閱讀,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知識更全面、更深刻、更滲透、更廣闊。比如,學習了《拳打鎮管轄》一課,可以讓學生再去閱讀《水滸傳》的相關章節,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樣課堂有效性就能真正得以提高。
總之,語文教師要擔當起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重任,要真正地學習和理解新課標、研究新教材,挖掘教材的實質性內容,也要多多關注教育的前沿發展,領略教育專家們的新觀點,緊跟教育的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吉林省扶余市新城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