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聶 鑫
(山西農業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晉中 030801)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發展之久遠,顯現出中國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創造出很多歷史文化。民族傳統體育屬于中國的歷史文化之一,提起民族傳統體育一般人自然會聯想到“武術”,再加上射箭、摔跤、氣功、靜坐、八段錦、易筋經等一些養生導引之類的體育活動(包括醫療保健性的體育),其實,這種理解不夠全面和科學。民族傳統體育應被理解為:在中國大地上各民族自古流傳下來的體育活動(包括本民族自己創造的,吸收其他民族及外國的有關內容而逐漸演化下來的體育),也就是古代體育史所包括和流傳下來的全部內容。中華傳統民族體育具有特定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體現了中華文化上千年的傳承,如何將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民族健身操文化傳承下去是現代民族傳統體育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問題。文化自信就是在發展的前景下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中小學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基石,承擔建設祖國的偉大重任,目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全國中小學體育課程中有所開展,但普及性相對較低,開展方式難以確定,目前各省體育局與教育局聯合出臺《關于推進中小學校園武術特色發展實施方案》相關政策,這就意味著國家對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重視程度。而民族健身操有其濃郁的民族性、舞蹈性、音樂性和健身性,在中小學課間操進行推廣和開展,不僅在身體上有所益處,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上有所幫助?,F代中小學課間操內容以廣播操為主,廣播操中主要體現的是音樂性和健身性,而民族性、舞蹈性元素涉及較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涉及更少。
民族健身操代表一個民族文化和生活背景的舞蹈元素與體操元素,民族健身操作為體育形式呈現給人們大眾作為群眾的健身活動,民族健身操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健身性、娛樂性,民族健身操是一種傳承我國民族文化一種體育渠道。根據不同地方的文化習俗,健身操的編排方式與音樂旋律都有一定差距,民族健身操是在少數民族生活中的娛樂健身活動,在國內推廣較少。但在2015年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民族健身操作為運動項目進行競賽,從國家的層面更加肯定了該項目的可推廣性和重要性。
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一個大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它獨特文化背景,民族的優秀文化需要有一種繼承與傳遞方式,在此基礎上就形成了民族健身操。民族健身操可以根據每個民族不同的文化進行編排,體現了獨特的民族文化氣氛,民族健身操不僅代表體育層面,還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氛圍,民族健身操的發展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同時也是宣揚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的基石。民族健身操是具有一定藝術性、節奏性、適應性、民族性的一項體育活動,可以給鍛煉者帶來強身健體、舒緩壓力、美學價值、文化傳承價值等有益的影響因素。民族健身操屬于全民健身的體育運動適應廣大人群,可以在某種意義上宣揚中華民族的文化,讓更多人了解不同民族生活常態以及生活方式。將少數民族的生活融入舞蹈里,將民族歌曲作為健身操的旋律,將民族特色的衣服作為服裝,這就體現了民族健身操具有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功效。
中小學課間操是為豐富校園生活及完成基本體育教學工作而形成的團體操類型,是以班集體為單位的大規模的體育活動。目前中小學課間操以廣播體操為主,內容形式過于老套,多數學校存在形式化問題,學生對課間操缺乏興趣,而課間操是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學生及學校體育的發展有著顯著的影響,對學生身心的發展和身體形態都有重要作用。目前課間操內容不新穎導致學生對課間操興趣較低,這樣就形成了形式化的課間操,未起到課間操本質作用。
民族健身操是具有遺留歷史文化特點的體育活動,目前在中小學開展較少,在大學開展較多,少數中小學開展民族健身操基本都是在少數民族學生居多的中小學進行開展,這就導致民族健身操項目的發展有所限制,不利于民族健身操項目進行推廣,阻礙了中小學生全面發展。
目前大多數學校課間操的過于傳統化,基本是以廣播體操為主,很少學校有一些創新性體育項目運用到課間操中。民族健身操進入中小學課間操可以豐富課間操的內容,提高學生對課間操的興趣,以課間操的方式推廣民族體育的文化發展可讓更多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背景。
陽光體育是近幾年針對中小學開展的大型體育活動建設平臺,陽光體育是讓學生進入操場在陽光下的體育鍛煉,陽光體育的開展讓更多人的中小學受益,不僅在身體上有所幫助,在學生與學生們之間的交流上也有一定作用。利用民族傳統體育的民族健身操去開展中小學課間操可以幫助提升課間操的質量與興趣,這就促進了國家號召的陽光體育的開展。
目前學校的教育方式是交叉學科式教育方法,利用不同形式促進雙學科進行科學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體育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民族體育在中小學中發展形式比較單一,無法讓更多學生認識到民族體育的文化價值所在,讓學生們感覺到枯燥無味,不想去進行課間操運動,導致學生體質與學習體育興趣下降。可以利用民族體育進行創編,開展民族健身操的課間操,不斷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課間操學習興趣。
目前在中小學開展民族健身操較少,在課間操開展民族健身操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民族健身操根據各地域民族地區文化習俗,動作與旋律都有所不同,很難達到一致性,這就給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另外,民族健身操復雜多變,項目推廣較少,而學生與教師認識民族健身操知識較少,這也給大多數學校帶來一些無法直接解決的問題,因此民族健身操在中小學開展較為困難。
相關教育部門應加強重視。開展好民族健身操的課間操不但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能更好地宣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防止青少年“西化”,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良好的基礎和平臺。國家應制定民族健身操標準套路,根據56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制定符合中小學生身心并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健身操標準套路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