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歌
(河南省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從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現狀來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必然的道路,學生成績的提高、教學內容的創新等方面都離不開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化進行研究,分析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在這方面,我國語文專業研究的比較少,且研究文獻也很有限,故本文從此入手,在結合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組成進行分析與總結,并為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構建提供一些策略,以期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
教師的知識結構板塊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學科知識、教育學科知識、實踐類知識和與本學科相關的文化知識,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現象依次也同樣分為四種。
1.1 學科知識不牢固。受當今流行的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為了固定知識點的得分幫助學生考前突擊,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自身的專業課水平下降,造成學科知識不牢固的現象。
1.2 教育學科知識掌握水平差。小學語文教師在教育學科知識的總體掌握上基本都弱于其他學科的教師。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小學語文教師尚未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能夠合理地健全專業知識結構。
1.3 實踐類知識掌控力差。盡管有些小學語文教師的基礎知識過關,但和生活、就業有關的實踐類知識水平卻很低。原因很簡單,教師在學習階段接受的同樣是應試教育,就業后的職業培訓也十分倉促,實踐性低,無法真正地將知識應用到教學工作中去。
1.4 相關文化知識水平低。應試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師一味求得最終成績而忽視了知識的拓展延伸,使得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不能真正發揮教育的價值。
當今社會文化多元化,這就對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專業知識結構呢?
2.1 廣泛的知識面。小學語文課程的內容精彩紛呈而又豐富多樣,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有著淵博的知識和范圍廣泛的知識面,既要掌握自然科學知識,也要掌握人文文化知識,在提升知識儲備的同時陶冶情操,發現自身的真正價值。
2.2 系統的專業知識。系統的專業知識是小學語文教師成功教學的必然前提,包括語音、語句、詞組構成、修辭等方面知識。只有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才能更好地實現課本與現實的轉化。
2.3 扎實的教學技能。小學語文教師在掌握了廣泛的知識面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后,還需要擁有扎實的教學技能,提高自身在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建樹。
2.4 豐富的實踐性知識。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強調的實踐性知識,是指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在課堂上進行操作,設計好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教師所設計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中進行探究,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發現問題并運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解決問題,懂得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將知識傳播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并且成功地將自己的經驗做出總結。
3.1 合理設置課程。構建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要從教師的專業培養入手。合理設置課程,把教學與實際結合起來,此時就需要相關機構從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和要求出發,幫助教師進行課程建設,健全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同時,這種集中制的方法也可以讓教師在交流的同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及時反思和糾正。
3.2 建立培訓制度。應有關部門的要求,學校應該組織小學語文教師參加定期培訓和總結大會,在制度上讓教師安心,使教師能夠潛心教學。這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師在更新知識的過程中充實自己,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
3.3 建設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受國家倡導終身學習理念的影響,學校逐漸意識到學習氛圍的重要性,要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氣氛,提供進行科學研究所需要的硬件設施,并創造機會,讓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交流與討論,以豐富他們的專業文化知識,提高其文化素養,完善其專業知識結構。同時,學校積極創造小學語文教師合作競爭的機會,使其通過交流和互相學習,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小學語文教師也應當意識到濃厚的學習氛圍的重要性,不僅是在班級內部,還要擴大到整個學校,使學校成功轉變為學習型校園。
綜上所述,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不僅影響到自身的事業發展,還對身為受教育對象的學生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于作為基礎教育的奠基石的小學語文教育來說,完善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結構刻不容緩,我們期待看到教師專業知識結構健全、教育事業蒸蒸日上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