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也
多媒體集聲、像、圖于一體,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學生面對生動的畫面和富于感染力的聲音,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地被激發起來。本文通過分析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提出在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技術的有效策略。
(一)存在嚴重的形式主義現象。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是十分普遍的,但在使用中仍舊存在諸多誤區,許多教師因為過分追求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化,而不重視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此外,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課件,造成其存在嚴重的形式主義現象。
(二)教師缺少多媒體教學專業素質。當前,有一些農村教師設計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僅僅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和多媒體課件的相結合。在開展多媒體課件教學活動時往往存在錯誤的操作行為,導致講授的內容不符合課堂教學內容,這樣就會使得課堂教學質量下降。
(三)師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的機會。將多媒體課件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采用多媒體課件,直接縮減了師生在課堂活動中共同參與的機會,教師只扮演解說員的決策,限制師生之間的溝通討論,對學生發揮自身開放性思維會產生不利影響,并且多媒體課件還會約束學生的學習思維,降低師生之間互動次數。
(一)更新教師的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必將更新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抓住教材中蘊涵的創造性因素,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創造富有變化、能激發新異感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徑去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
(二)利用多媒體創造文化語言環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英語課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利用多媒體創造文化語言環境,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體驗異國文化氛圍,讓學生獲得較為直觀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如JEFC III Lesson 54Christmas Day,為了讓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圣誕節的氣氛,我制做出4幅課文主要內容的動畫。學生在觀看課件的同時,配以課文聽力,感受新知識并幫助了解課文大意。
(三)優化教學過程,分解教學難點。優化教學過程,分解難點,是學習內容與認知結構一致性的重要環節。另外,應用多媒體融知識性、趣味性、靈活性、新穎性于一體,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簡單化、直觀化,縮短了客觀實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降低了難度,使學生容易接受。例如,在介詞的教學中:in、on、under、front、behind、near etc,用Authoware 制作一幅畫面:一張桌子,一只貓在桌子上,問學生“Where is the cat?”,學生回答“It is on the desk.”,然后拖動小貓,學生根據小貓和桌子位置關系回答出“It is in/under/front/behind/near the desk.”使學生在單詞與事物、動作等客觀事物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從而獲得深刻、清晰的感知,學得快,記得牢。
(四)從學生的角度選擇多媒體、制作課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學生的角度選擇多媒體、制作課件。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時,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在制作課件時,教師要把自己置于學生的感知角度,體會他們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心理,去感知教材和訓練語言交際能力,以此來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和突破點,從而落實教學目標和重點。
總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才可以確保在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點的同時不會脫離整條教學主線,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