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愷
在校本課程視角下,開展初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工作,有助于將初中化學教學工作,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一方面增強了初中化學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主動學習初中化學知識;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初中化學的實踐活動中,增強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在校本課程構建上,要充分依托初中學校的教學資源,做好初中化學校本課程的資源開發工作,進一步豐富初中化學的校本課程資源。在初中化學校本資源的開發上,學校要組織初中化學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尋找初中化學教材內容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將這些內容作為初中化學校本課程的重要教學資源,以組織學生在校本課程中實踐活動的開展。此外為了能夠更好的開發初中化學的生活化校本課程,學校要積極與其他學校進行合作,在初中化學生活化教育資源方面實現互通有無,共同進行生活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從而實現強強聯合,讓初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更有助于指導學生化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最后在開發初中化學生活化的校本課程時,應注意所開發的校本課程要融入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即培養初中生的實驗探究、創新意識、科學精神、社會責任等,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在初中化學校本課程中的情感體驗,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初中化學的積極性。
在生活化教學情境中,教師要注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認知,創設出能夠被學生所接受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教學情境中,其探究的積極性能夠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主動的投入到初中化學的實驗中去,而不是依靠教師的督促。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以后,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實驗所獲取的知識,其印象更深。
在教學上,對于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較為重視,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操作能力,應該在初中化學生活化的校本課程中,貼近學生生活,開設一些生活化的初中化學實驗,讓學生在參與生活化的初中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其實驗能力得到相應的培養。教師要善于將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引入到初中化學的校本課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并通過探究化學實驗,能夠解開生活中一些現象的奧秘。所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化的校本實驗課程中,要讓學生去親自動手去實驗,才能夠達到培養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目的。如在水質的凈化方面,可從生活中的自來水為什么會有白色的東西這一現象引入,讓學生理解水質凈化的奧秘,并通過化學實驗,嘗試制作一些凈化水的器具,實現對水質的凈化。為此教師可在初中化學校本課程中,為學生提供水、石墨、碳粉、燒杯等實驗器具,讓學生運用教師所提供的實驗器具,在實踐操作中嘗試對水質進行凈化,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水質凈化這一現象所反映的化學知識進行分析與歸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拓展初中化學校本課程的教學空間,主要是組織一些實踐活動,進一步延伸初中化學的校本課程的教學范圍,讓初中化學的校本課程不再局限于課本之上,而是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現象和問題,并在注意觀察這些現象與問題的過程中,嘗試分析其背后所涉及到的化學知識,并提出解決這些現象與問題的方法,嘗試通過一些化學實驗來驗證所提出的方案是否有效。通過這一培養過程,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均得到相應的培養。為此初中化學教師在校本課程中,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并鼓勵學生將這些現象帶入到校本課程中,在校本課程中,與其他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如“游泳池中的水為什么是藍色的”,關于該問題,可讓學生嘗試制作游泳池的水來揭開這一現象背后的化學奧秘。
在初中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上,要注意從生本位的角度出發,多引入一些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象,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有趣性,不再對初中化學的學習產生較強的畏難心理,能夠在主動探究化學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解決更多的化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