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楠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隨著國家體育事業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投身到田徑運動項目中來。短跑是田徑運動中強度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運動項目。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由于身體素質還在發育階段,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同時短跑運動不同于馬拉松等長跑運動項目,其不僅僅考驗的是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沖刺爆發力,對運動技巧和心理素質也有較高的要求。如何在提升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中預防運動損傷的出現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問題。
韌帶是連接骨關節的重要纖維組織,對保證骨關節的正常活動有關鍵的決定作用。由于青少年身體還出資按成長發育階段,青少年短跑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比較容易出現韌帶損傷的情況。損傷位置集中體現在腳踝處及小腿跟腱位置。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跟腱處出現腫大并伴隨著劇烈的疼痛。損傷不但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身體發育產生影響,還會阻礙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運動水平的提高。因此,韌帶損傷是青少年短跑運動員出現的較為嚴重的運動損傷。
肌肉是包圍在骨關節外層的保護組織,不但是人類身體構造的支撐組織,更是保證人類各項運動活動的基礎。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由于在運動中沒有做好準備活動以及訓練強度過大的影響,較容易出現肌肉損傷的癥狀。據調查統計,肌肉損傷是青少年短跑運動員中損傷率最高的運動損傷類型。肌肉損傷的位置以腿部和上臂為主,損傷需要的修復周期較長,疼痛也較為明顯。一旦出現肌肉損傷的癥狀,不僅會阻礙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水平的提高,而且還可能影響其正常生活。
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年齡階段主要集中在13~16周歲,身體機能處在高速發育時期,無論是骨頭還是關節處都沒有發育完全,呈現較為脆弱的狀態。短跑運動訓練強度大的特點容易讓青少年出現關節損傷。關節損傷的位置以膝關節和肘關節為主,盡管痛感沒有肌肉損傷強烈,但對身體的傷害程度更為嚴重。其中,膝關節作為負重和驅動的傳載關節,長期的磨損和傷害會對膝關節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未來生活。
造成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直接原因就是青少年自身的身體素質不高,身體機能無法承受較高強度的運動訓練。首先,青少年的運動年限較短,加之尚未發育完全的身體狀態,在整體短跑訓練中呈現出身體素質較差的狀態。其次,由于短跑運動對身體力量、爆發力以及速度都有較高水平的要求,需要青少年運動員經過長期有效的訓練來保證身體素質。受到較強的功利思想的影響,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教練員都將比賽成績看的最為重要,在比賽中容易產生過強的好勝心理和過激的運動行為。最后,教練給青少年設置的運動時間規劃不夠科學,不但存在著強度過大的問題,時間也過于密集,青少年較差的身體素質容易在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
短跑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對于訓練和比賽都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充分的準備活動不但對運動成績有直接的提高作用,還可以保證青少年的身體機能健康發展。如果短跑運動開始之前的準備活動不充分,不僅會增加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還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和賽前積極性。另一方面,不夠充分的準備活動不僅不能將運動員的身體器官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還會影響肌肉群的活躍狀態。盲目地投入比賽和訓練會導致身體器官由于配合不夠協調的問題會出現發力不穩、身體不平衡的情況,進而導致運動損傷的出現。因此,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充分是導致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損傷出現的主要原因。
短跑是一項考驗身體爆發力和耐力等素質的運動,更是需要運動技巧和賽后身體恢復的運動。短跑技術主要包括沖刺點的選擇、不同距離處的速度設置以及發力關節的協調控制。短跑技術不但能夠幫助青少年短跑運動員較快地提高比賽成績,還能有效減小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因此,短跑技術的掌握程度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個人發展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但現階段,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存在差異,很難保證完全掌握教練教授的短跑技術要領。不僅如此,短跑比賽之后的身體放松恢復方法也會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產生影響。在傳統的短跑運動訓練中,青少年往往只注重訓練的內容和方法,而忽略了訓練后的肌肉放松和身體恢復,這就給青少年短跑運動員下次訓練產生損傷埋下安全隱患。
運動損傷不但對青少年的身體機能發展有著嚴重阻礙,還會影響其運動水平提高和比賽結果。為了進一步降低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提高運動水平,保證比賽結果,要及時制定好運動損傷的預防策略。首先,青少年自身要積極投入到短跑運動的相關訓練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骨骼發育。其次,青少年要調整個人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控制。在訓練中要維持一個穩定的發揮,積極投身到短跑訓練中,保持一個認真刻苦的訓練狀態。在短跑比賽前則要放松心情,不要因為一次的比賽失敗或者成功就改變訓練態度。最后,教練要科學規劃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訓練安排,合理制定訓練強度和訓練時間。對于運動年限過短的青少年要避免強度過大或者過于猛烈的初期訓練,要做到循序漸進,與青少年自身的身體素質相匹配。
準備活動對于青少年短跑訓練和比賽有重要的奠基意義,因此要絕對保證青少年短跑運動開始之前的準備活動。首先,教練員可以設置新穎和豐富準備活動類型,在吸引青少年興趣的同時幫助其養成長期堅持的良好習慣。其次,青少年短跑運動員自身要注意賽前熱身的重要性,通過靜態拉伸和動態的拉伸結合來充分調動身體器官的活躍程度。要將個人的身體機能調動到足夠維持短跑運動的狀態下才能開始訓練,避免盲目性。最后,教練員要制定一套科學有效的賽前熱身體系,明確約束青少年的準備活動方法和時長,并及時監督青少年的完成情況,還可以設置小組督促機制來管理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賽前熱身情況。
短跑技術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和身體機能發育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練員要加強對青少年的短跑運動技術教學,全面落實青少年的技巧掌握情況。不但要幫助每明運動員更加深入地理解運動技巧,還要讓青少年加強技巧的實踐演練。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青少年訓練和比賽之后的身體恢復和肌肉放松。通過建立一套規范化的賽后運動流程來幫助青少年短跑運動員認識身體恢復的重要性,進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和減輕損傷嚴重程度。
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類型,主要是集中在韌帶、肌肉及關節損傷等方面,這些問題的出現不但與青少年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有關,也會受到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和短跑技巧的影響。為了盡可能地避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出現,教練要及時調整訓練策略,要科學合理地規劃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并在做好賽前準備活動的基礎上加強對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技巧的訓練,以減少青少年短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