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草吉
(甘肅省合作市佐蓋多瑪鄉中心小學 甘肅 合作 747000)
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量有限,對于他們而言,對文本最直觀的感知來源于朗讀。在朗讀中,會加深學生的理解,有助于教學得以更加順利的進行。因此,實施有效的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針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哪些具體策略呢?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同時可塑性也十分強,很多時候我們給他打下什么底子,今后就是什么底子。因此,我們不妨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因勢利導,充分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朗讀興趣。首先,教師經常進行有感情的范讀,會更加具有感染力。教師的范讀就是最好的榜樣示范,也是最好的教學素材。感情充沛、抑揚頓挫的朗讀會使學生于不知不覺中置身于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從而產生模仿的欲望,想學著老師的語氣、聲調和表情,遨游在文學的海洋里;其次,實施發展性評價,對學生的朗讀給予充分的肯定,放大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學生放開自己,放飛自己,勇敢地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最后,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會使一切教學活動進行得更加順暢。
例如,學生在起初練習朗讀時,讀得的確不盡人意,當然,我們也不能以自己的專業標準去衡量和看待學生。一天,課堂上一名學生語調平淡、毫無波瀾地讀完了一段文字,我實在想不到可以夸獎他的言語,只能硬著頭皮說道:“謝謝你,老師很喜歡你的聲音,而且你吐字特別清晰,聽起來讓人很舒服。”學生吃了一驚,顯然是沒想到我會給予他如此高的評價,頓時樂開了花,好像自己是班級里朗讀最棒的一個。從那以后,再進行朗讀訓練時,我便發現他更加用心了,而他的朗讀水平也在逐漸地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學生通常會對一些故事性強的課文體現出更強烈的興趣,而這一類文章則更適用于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分角色朗讀。一方面,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表演欲和好奇心;另一方面,能夠在分角色朗讀中逐漸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挑選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想讀的角色,學生自然會傾注更多的感情;其次,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朗讀的主體,這一過程是教師無法代替學生去完成的,而任何一件事只要決心去做就一定要充分發揮它的價值和意義,朗讀也是如此。既然進行分角色朗讀,就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練習,多感悟,找語感。當學生準備充分,想要小試牛刀時,也要為他們提供表現的平臺,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朗讀展示;最后,教師也參與其中。在進行分角色朗讀時,我們不能滿足于做一個旁觀者,而要設身處地地參與其中,可以讀一個沒有學生愿意讀的小角色或旁白,篇幅無需多長,這也是充分展現教師人格魅力的好機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是他們中的一員,于無形中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例如,在講授《比尾巴》這篇課文時,我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角色朗讀,小組內部自由挑選角色,并練習,最后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比一比哪個小組的配合最為默契,整體朗讀水平最好。這樣一來,有了競爭的壓力,學生會產生一種緊張的心理,都不想給自己所在的小組拖后腿,同時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引導學生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繼續前行,往往能夠讓學生少走一些彎路。在進行朗讀教學時,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傳授一些朗讀方法和技巧。比如:重音。什么地方應該加重語氣來讀?引導學生在自讀時為它們加點標明;停頓。什么地方應該斷句,又該停頓幾秒,引導學生在自讀時用分隔號注明;語調變化,隨著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文章的語氣也要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爭取與作者取得思想上的共鳴。
例如,我曾經帶領學生進行系統的朗讀訓練,每次在學生朗讀后,又會讓學生針對同學的朗讀進行點評,點評即圍繞著朗讀標準來進行評判,分別說一說優點、缺點以及建議,這樣一來,就會讓學生動腦思考,用心傾聽,當學生已經能夠說得頭頭是道時,還擔心他們本身讀不好嗎?
總而言之,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而且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與其它幾方面教學相輔相成。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與集體的智慧,潛心鉆研教學方法,爭取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擁有一定的朗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實現“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章,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雋永的材料。老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對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掌握規范的語言文字大有裨益,尤其對方言區的學生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總之,我們必須積極探索,優化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