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登安
(重慶市工業學校 重慶 400043)
液壓傳動是用液體作為工作介質來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傳動方式。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稱為流體傳動,是根據17世紀帕斯卡提出的液體靜壓力傳動原理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它廣泛應用在工業、農業及軍事領域中。如今,流體傳動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液壓傳動》這門課程是中職機電類專業的基礎必修課,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懂得液壓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圖形符號,掌握液壓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與應用場合,以及讀懂液壓系統原理圖并完成回路的調試和接線。但由于授課對象主要是基礎相對薄弱的初中畢業生,大部分學生理論基礎較薄弱,缺乏學習主動性和鉆研精神,而且液壓元件類型較多,各類元件結構相對復雜,工作原理抽象,單純課堂講授,知識點不容易講透,而且常規液壓理論課程和實習課程過于教條呆板,導致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學習效率低下,最終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對該門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以下是筆者對《液壓傳動》教學改革的實踐。
在目前教學改革的趨勢下,教學學時不斷減少,因此在精品課建設中,需根據教學大綱,精選教學內容。將液壓系統的五大部分(如液壓泵、液壓缸、液壓油、液壓閥、輔助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基本回路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由于中職生基礎較薄弱,筆者在教學中將一些設計計算方面的(如液體的靜力學、動力學方程,液壓泵的選用等)刪掉,同時將本學科最新的發展動態和研究成果融入課堂教學中,這樣保證了主學習要的內容不變,同時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液壓傳動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最新技術。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培養進行綜合、全面和系列化的安排,并開設簡單的液壓系統課程設計,加強學生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
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它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對學生的學習相當重要。根據教學大綱及精選的教學內容,編寫適合本專業學習的校本教材,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廣度與深度,重視基礎知識與新技術的關系,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采用項目式教學、模塊化教學及任務驅動式教學。充分使用帶多媒體的理實一體化教室,利用動畫、視頻、圖片、液壓透明教具、真實液壓元件等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根據授課內容,教師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和交流,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教師在學生“做中教,練中訓,學中總結”,充分體現了杜威提出了“從做中學”的教育理念。
教學中借助網絡資源,充分利用微課等信息化資源進行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后均使用微課等信息化資源。在課前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利用傳課平臺提前發布教學任務。學生在手機端知曉教學任務,并觀看教師上傳的微課視頻,在新課程開始前做到心中有數。在課中老師將一些學生難理解的、比較危險的、不方便實驗或缺乏設備的首先設計制作成微課,并將其恰當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微課等資源上傳到網絡,供學生課后反復查看。學生依托微課等信息化資源自主學習,完成教師在網絡上發布的試題,并可以進行師生互動,答疑等。線上線下結合學習,使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形成優勢互補。
《液壓傳動》這門課程與實際結合得相當緊密,在教學過程中必需進行相應的實踐。課程實驗便是該門課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之一。通過實驗鞏固課堂講授的內容、擴展工程實踐知識,了解液壓元件和液壓系統的實驗方法和學會所用測試設備、測試裝置的使用。同時,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液壓實踐能力,開設了液壓課程設計。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分別設計不同的液壓系統。要求學生能夠明確設計要求,獨立進行工況分析,確定液壓系統方案,要求給出兩種方案,優選其中一種擬定液壓系統原理圖,選擇液壓元件,繪制正規的液壓系統圖,描述并寫出其動作過程。通過這些實踐性的教學,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對學生的成績評價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按一定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定,是對教學效果做出價值判斷的手段,也是提供教學活動反饋信息的途徑。通過評定,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效果,判斷教學的質量水平,發現問題,并據以采取措施改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這就需要評價要做到全方位,客觀公正。
在《液壓傳動》這門課程考核評價中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改變原來一次理論考試定成績的做法,重視過程考核。在實際教學中評價中,《液壓傳動》課程采用平常成績和考試成績兩大部分,按權重不同綜合評定最終總成績。兩部分的比例分別為:總成績=考試成績(50%)+平時成績(50%),其中考試成績包括期中測驗(20%)和期末考試(30%),平時成績包括平時出勤(10%)、作業(10%)、課堂紀律(10%)、實踐教學(20%)。這樣建立了全方位多元的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比較客觀公正。
總之,液壓傳動這門技術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已經在很多方面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因此作為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師應該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筆者在從事這門課程的教學中,通過精選教學內容,并根據教學內容開發出了校本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并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并相當重視實踐環節的教學,真正體現了讓學生在“做中學”。同時在對學生成績評價中采用“多元”的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盡量做到客觀公正。筆者這幾年通過《液壓傳動》課程全方位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學生反應、學校評價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