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芳玲 (甘肅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完善,以及我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因其直觀性和高效性而廣泛應用于教學中,不僅改變了原有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教學手段和教育思想的轉變。因此,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進行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學成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至深,高中教學一直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為唯一目標,忽視了以生定教的本質要求,忽視了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也會對教學效果和課堂教學效率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傳統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培養,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養成。
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養成,比如教師忽視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重視,對學生的學習速度和接受能力統一對待,導致某些學生會認為教師講課速度過快或者過慢,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缺乏系統設計,就會導致教師在課堂結束時仍未結束授課,教學效率下降,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降低教師的授課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視以下方面而影響學生的獨立思考:首先,教師在引入教學內容時,忽視教學內容與前邊內容的聯系,導致學生接受難度大,無法獨立思考;其次,教師在授課完畢后,忽視對課程進行小結,導致學生無法進行重點思考;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結果過于重視,忽視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解題方法和思路的引導,導致學生無法獨立思考。
目前,我國高中課堂已經引進了信息技術,但是在應用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教師一定要不斷地嘗試信息技術應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經過實際教學研究發現,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有助于信息技術在高中教學中的滲透。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快速翻動PPT 頁面,使得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且通過PPT 教學時,教師的授課速度明顯高于板書教學,這時學生的思維就會落后于教師教課速度,進而降低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往往通過網絡下載或者更改網上已有的課件來作為自己的課件為學生進行授課。而通過下載或者更改得到的課件會多多少少與當前課程內容具有差別,這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降低課件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另外,有的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往往會采用軟件自帶的頁面展開方式,使得頁面過于花哨,影響了學生對于課件本身知識內容的關注。因此,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一定要簡化頁面內容和打開方式,凸顯課件的知識性。
教師往往會站在講臺上對著PPT 為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整個過程中沒有傳統教學中的走下講臺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課堂的教學效率。雖然按照傳統教學方式教師需要書寫大量板書,但是也通過課堂問答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了普遍的溝通和交流。因此,教師可以在課件結束處,為學生預留幾個問題或者例題,讓學生到課堂上進行板書解答或者課后聯系,并對其解答過程進行講評。通過該過程,師生之間的交流就會增多,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素養,不斷培養自己課件制作的能力,通過高水平的課件制作,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獨立學習能力,并通過信息技術和傳統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推進高中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