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芳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王母渡中心小學 江西 贛州 341000)
這個階段的小學生處于智力開發階段,對于很多事物都是知之甚少,很容易對周圍的事物感到好奇,如果教師能夠利用這一階段和捕捉到學生的心理,便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實際上,許多教師認為學生心智不成熟,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一味地“滿堂講,滿堂問”模式,代替學生分析,甚至在沒有思考的情況下迫使學生接受這一理論,容易導致學生懈怠學習、精力不集中。不僅沒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影響了教學課堂氣氛,對其他同學也造成消極影響。針對這一情況,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采取哪些策略來改變現狀呢?以下總結了幾點,以此希望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未知的事物產生了興趣,自然就會去學習,一旦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不用教師推波助瀾也會自己尋找答案。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那是一種享受。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每一課時,選擇趣味性的資源,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使其能夠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教學生來學習《我想去桂林》這一首歌。學生帶著開心愉悅又期待的心情學完這一首歌時,對桂林山水這篇文章也有了大概的了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歌詞中描繪的景點,然后互相討論你認為桂林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教師引導學生完成閱讀,讓學生成為主體,傾聽學生的觀點與看法,適當的給予評價與夸獎,在這種有樂趣的氛圍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積極性。
練在閱讀中也尤為重要,小練筆帶動大習作。練得形式有很多種,這里說的練是指教師讓學生通過閱讀培養自身的發散性思維,需要教師教給他們方法,耐心教導、勤加苦練、日復一日的練習,培養學生形成勤于用筆的好習慣。教師應予以積極引導,課文作為突破點,例如,在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教師可讓學生對于自己不懂得地方批注,在每一段落寫下自己的感受,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在想什么?自我代入,引導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假如我劃一跟火柴可以實現一個愿望,那么我的愿望是什么呢?讓學生了解寫作背景,使學生明確作者表達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借此讓學生珍惜現在所得的一切,力所能及的做好事。培養學生這一興趣愛好,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已經做下了筆記,在教師的引導和提點下,無形中掌握了所有內容,讓讀與練結合,以讀為主,讀練相融,使閱讀教學事半功倍。
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通常是學生跟著教師一起讀,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學生缺乏自己的思考,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抑制了學生的想像空間,為了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留下的弊端,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采取改革創新閱讀教學模式,設計多彩的課堂,讓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活潑生動。小學生活潑好動,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課堂上一邊學一邊“玩”。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角色分別為皇帝、兩個騙子、老百姓和孩子。讓學生積極自愿的選擇角色來朗讀,要求聲情并茂,朗讀出文章情境中的感情,對于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詢問學生是誰說了真話?生活中,大家也要像文中的孩子一樣,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讓學生充滿對閱讀的熱情,看到不同學生在不同方面的個性化差異,鼓勵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打開心扉,主動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
總之,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以來都是重難點,廣大師生都應該的重視,教師在創新和改革教學模式的同時,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設計符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創設閱讀情境,閱讀中飽含情感,教師引導學生找素材,捕捉信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穩步上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加強教學理論的研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出絢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