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翠
(新疆尉犁縣第二中學 新疆 尉犁 841500)
由于初中階段的教育屬于義務教育,因此,其課程設置是服務于全體初中學生。有數據表明:在全體從業者中,所從事的職業與數學直接相關(比如,從事數學研究的、教授數學的、從事統計工作的、研究天文學、理論物理的,等等)的人,僅占不到同齡段從業者人群的0.1%,換言之,平均1000個就業者中,只有不到1個人,他(她)從事的職業與數學直接相關。所以,就《課程標準》中所開列的數學課程內容而言,無論其出發點和歸宿都要與一個生活在未來社會中生活的典型公民息息相關。而那些“繁、難、偏、舊”的內容,那些與社會需要不相適應、與數學科學的發展方向距離較遠、與學生心理和智力發展水平差距太大,或者無益于學生心智發展的內容、那些僅僅服務于極少數特定人群所需要的內容,都不在其中。
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課程內容為例.對全體學生而言,是多學一點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體技能、多解幾個一元二次方程里要,還是多學一點怎樣有效應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問題更重要,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與此同時,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未來的職業數學家(專業從事數學研究的人)也存在于今天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群體中,他們的心理與智力發展也與其接受的數學教育緊密相關,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未來的職業成就與今天所接受的數學教育密切相關.所以,盡管義務教有階段的數學課程不以培養數學家為最主要目標,但是,顯而易見,我們的數學教育也對未來的數學家成長負有責任。
確切地說,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以全體學生的一般發展為基本宗旨,但是,也不能對未來數學家的成長制造障礙!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無疑應當致力于提高未來公民的基本數學素養。在此基本認識之下,那些有益于提高學生基本數學素養(包括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應用能力、對數學的基本認識等)的數學內容就應當納入數學課程內容的選取范疇;而相應的教學過程也就成當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正當途徑,相比之下,那些旨在傳授特定技能、技巧的數學內容,就不能成為人人必須學習的課程內容,類似地,那些僅僅有助于應對專業考試的教學活動過程,就不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以有關三角形性質的課程內容為例,對一般學生而言,是多學習一點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技巧(如添加輔助線的技巧等)重要,還是多學習一點關于證明的基本方法(通法),掌握證明的基本過程、要素更重要,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注意的是。對未來公民所需的基本數學素養內涵的認定是極為重要的。一般而言,《課程標準》中開列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基本能力,應當成為基本數學素養的組成部分,但不可忽視的是.對于了解數學、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所抱有的積極態度,認識數學對象、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時的良好習慣以及較為準確地認識所學數學也是基本數學素養應有的組成部分。
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學習應當是學生一生所接受的第一階段的系統教育,在結束這段教育之后,無論這些學生是就業、還是繼續接受系統教育,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必定要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之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學習是一種基礎性學習,應當有利于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到數學課程的學習,一方面,課程內容應當體現出基礎性特征——為公民生活與發展的必備;另一方而,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也應當有利于他們進一步發展。
因此,一些有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思考、學會合作的數學學習活動,一些有助于學生掌握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基本方法的數學學習方法,應當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反,那些僅僅有助于提高應對狹隘的書面考試技能的數學學習活動和學習方式,不應當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觀察、實驗、猜測、驗證、交流等活動方式應當成為數學學習過程的主要成分;而模仿、記憶、練習等活動方式盡管可以存在于數學學習過程之中,但卻不應當成為主流。特別是那些旨在提高具體操作的熟練程度、自動化水平的學習方式(為了訓練運算速度、促進形成條件反射式解題習慣的反復操練式做法等),比如:模仿例題+求解大量同類問題的“題海戰術”、分類記憶+對號入座式的“題型訓練”,等等,更應當慎用。須知,這樣的活動過程將會極大地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限制他們的思維發展,降低他們解決問題的信心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