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建軍
(山東省東營市勝坨鎮初級中學 山東 東營 257500)
1.1 教師教與學的指導作用不明顯。初中教學是小學教學的延伸與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即使良師,也應該是益友。但是在當前的班級教學中,教師教的指導作用不夠明顯,主要體現在教的過程中,初中階段的數學課業負擔較重,課程難度在小學數學的基礎上有較大的拓展,難度不斷提升,而學生在初中時期教學中,自主學習的意識還不強,自主學習的觀念還未樹立,學校的教學模式依然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主動講解,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引導作用被填鴨式教學所取代,引導作用無法很好地發揮出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集到的來自教師的信號是“應該學”,而對如何學、如何高效地學,教師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學習效果從整體上來說不明顯,而學生群體在上課過程中的開小差,對學習重點掌握不準,對“填鴨式”教學中“填”的內容掌握度低,對上課重點難點把握度差,教學整體效果不盡如人意。
1.2 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初中學生在思想上與心智上還不夠成熟,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強,表現在數學教育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向學生強調教育與學習的重要性,對課業工作還存在不耐煩、不認真、應付了事的態度,在思想上處于青春期叛逆初期,自覺性與自控能力較差,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對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好奇心更重,相對用在學習上的心思就有所減少。
1.3 教師對教材的重視度不夠。數學教師應充分做到對教材的尊重,能認真研讀教材的內容和編寫的意圖。同時,數學教學絕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應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對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讓教學充滿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當前數學教師需要具備的力之一。尤其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材內容一定要和生活實際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特色的教學,滿足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
2.1 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堅持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是初中數學甚至所有課程教學的基本工作。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首先要做好數學教學課程安排。課前準備要對講解內容、互動內容、學習重點講解時間設置及其他問題進行通盤考慮,在備課時堅持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問題、學知識,切實發揮課前準備的重要作用。但是要注意,課前準備不僅僅是對本堂課授課內容的安排,也要對學生心理變化學習程度進行預估,發揮準備工作的“事半功倍”作用。
2.2 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既嚴肅又活潑的課堂紀律是學生學習的必要條件之一。嚴肅,要求在教師講解課堂重點的時候要保持班級整體紀律的安靜,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認真聽講;活潑,就是在問題討論、師生互動的時候,學生可以就教學內容發表見解,提出問題,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教師形成很好的互動,在互動中提升教學效果,要想營造既嚴肅又活潑的課堂紀律,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與教學新式創新上下一番功夫。
2.3 優化教學方法,改善教學環境堅持將教學重點放在課堂上,讓有限的課堂時間發揮最大的作用,就要合理設置教學步驟。堅持在課堂上將復習與學習結合起來,不斷鞏固學生學習成果。教學方法優化不是簡單地增加事例、講解例題,而是在學生需求范圍內提供更加深入、更加細致的講解。教師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項事業,把對事業的熱情與激情帶入課堂,用教學激情感染學生提升課堂熱情,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數學的崇拜。在語言選擇上,盡量用學生喜歡的、社會流行的、凝練的語言進行教學講解,既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2.4 注重教學互動,活躍課堂氣氛。通過教學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現在的中學課堂里,仍然普遍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對以學生為中心的“學”重視程度略顯不足,產生“教”與“學”相分離的狀況。[2]科學研究顯示,在課堂的四十五分鐘內,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是最初二十分鐘,在之后的時間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效果會逐漸下降,這就需要教師提升與學生的互動,通過轉變課堂重點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5 通過課后作業的布置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課后作業的布置,是鞏固教學內容、檢測教學結果的主要方式之一,堅持選取最具代表性、最能考研學生學習成果的題目作為學生課后作業,有利于學生及時掌握所學知識。但是要注意,課后作業在精不在多,要在題目的選擇上多斟酌,既要滿足學生鞏固知識的需求,也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2.6 運用互聯網教學的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其對初中生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與其費盡心思減少學生的上網時間,不如通過更加開放,更加合理的方式讓學生適度接觸網絡,將網絡的正面影響擴大化,助推數學教學的發展。比如在講授圖形的變化、面積與邊長之間的函數關系等一系列問題時,通過網絡三維立體教學的方式,更加生動地展現數學的魅力,讓數學課更有吸引力,也更具表現力。